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一个中央政权总是与其国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有时我们以国都所在地来代指中央政府。民国时期,由于战乱不断,国都也是迁移不断,民国史上不少重大事件,都与“都城”的搬迁相联系。从某种角度来说,一部民国史可以说是民国迁都史。本文讨论的是1928年南方国民政府打败北洋阀政府后的迁都和社会舆论。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从政治史、社会史和区域史的角度对社会各个阶层关于国都南迁的态度进行了梳理,形成以下的观点:首先,国民党内不同派别对国都问题的态度及其各自目的。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首都南迁,对其来说不仅仅是其势力范围在江浙一带,更重要的是通过国都南迁,“忠实”实践总理的理论及遗训,获得国民党内部全体成员的同意和承认,在国内外和国民党内部确立其政权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以阎锡山和冯玉祥为首的北方实力派,首先从维护自身利益考虑提出国都问题,但是这种考虑同样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引起一些与国都南迁没有直接利益人士的共鸣。其次,北方社会舆论与国都南移。以《大公报》为代表的北方其他各地与国都南迁没有直接关系,他们的态度相对来说比较平和;以北平市民为代表的社会群体与国都南移有着切身利益,他们对国都问题的态度有一个变化过程:态度含蓄期,最初是同意国民大会公决,态度比较含蓄。因为北京自古以来就为首都,他们自信国都会建在北平;明确反对期,当国民政府明令迁都南京时,则公开的反对,主要从自身利益考虑,比如说失业,生活困苦等;面对既成事实期,最后面对既成事实,只有接受,进而考虑北京以后的发展途径。在本部分的叙述中,还会附带提到北平市民对奉军和国民革命军的态度。北平市民反对迁都并不是说他们对奉系军阀怀有感情,相反他们对国民革命军占领北京是持欢迎态度的,他们反对的只是国都的南迁。最后,政治运行与社会舆论的关系,二者既有互动性又有背离性。从互动性看,南京政府虽然把国都迁到南京,但迫于舆论的压力,也进行了妥协,同意把河北省省会从天津移到北平。这说明政治运行过程的舆论作用不容忽视。但是也必须看到,虽然北方社会一再反对,但是国都还是南移,也可以看作其背离性。同时,也通过讨论国都南迁对故都市民造成的影响,来侧面回应一下当下关于首都迁移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