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an_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与单纯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与单纯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溃疡部位、溃疡数目、溃疡大小、并发症、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根除、溃疡愈合情况的差异,比较不同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时Hp感染及根除、溃疡愈合情况的差异,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研究糖尿病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提高对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认识,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内科并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10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17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合并糖尿病的单纯性消化性溃疡86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间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血常规、凝血常规、白蛋白、血脂水平等一般情况,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间临床表现、溃疡部位、大小、数目、并发症、Hp感染、根除及溃疡愈合情况;比较观察组不同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时Hp感染、根除及溃疡愈合情况;探寻溃疡愈合的影响因素,总结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结果:1、两组的性别、吸烟、饮酒、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血红蛋白、白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年龄≥60岁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异常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观察组凝血酶原活动度异常患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观察组血小板异常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观察组甘油三酯异常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观察组呕血、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黑便、腹痛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无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胃溃疡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复合性溃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溃疡大小和溃疡数目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出现出血、梗阻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Hp感染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Hp根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治疗无效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治疗无效的风险增加,约为对照组的16.572倍(OR=16.572,95%CI=4.185-65.618);经过抗Hp治疗,Hp未根除患者溃疡治疗无效的风险增加,约为Hp根除患者的16.456倍(OR=16.456,95%CI=4.114-65.830)。5、按糖尿病病程<5年、5-10年、≥10年将观察组分为三组,≥10年组Hp感染率最高,与5-10年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两间对比,无差异(P>0.05)。三组之间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情况无差异(P>0.05)。6、按Hb A1c水平≤7%、7-9%、>9%将观察组分为三组,三组之间Hp感染率无差异(P>0.05)。随着Hb A1c水平的升高,Hp根除率、溃疡愈合有效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与单纯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溃疡的发病率偏高,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偏低。2、与单纯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Hp根除率较低,溃疡愈合效果更差。3、随着Hb A1c水平的升高,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Hp根除率降低,溃疡愈合效果更差。4、糖尿病、Hp未根除是消化性溃疡治疗无效的独立影响因素。控制血糖稳定、根除Hp有利于提高溃疡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仿射代数几何从代数的角度讲主要是研究多项式代数k[x1,…,xn]的自同构.设k是代数闭域,(?)是k上的n维仿射空间,G是一个线性约化群,A:G × V→V是一个带有不动点的群作用,对于g∈G,用A(g)表示g所对应的V上的多项式自同构或对应的k[x1,…,xn]的自同构.该领域中众所周知的线性化问题是:A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否共轭于一个线性作用L:G × V→V,即是否有k[x1,…,xn]的自同
研究背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DKD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长。DK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甚至死亡的风险也在增加。机体长期处于
目的:了解胃肠镜检查人群中的息肉检出率及病理特征变化趋势,进一步探讨人群中胃息肉合并肠息肉发生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研究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的静态横断面特征(如病变大小,形态和位置),为将来制定胃肠道息肉的筛查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选取2014年,2017年,2019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消化内科门诊病人及消化内科住院病房患者于镜检科行胃镜检查和(或)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计14092
目的:研究发现,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高,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升高,然而,尚没有较系统的关于其发病风险的研究。该论文通过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并发恶性肿瘤的风险及相关因素进行meta分析,从而为其防治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材料和方法:通过检索电子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
目的:探索慢性肾脏病3-4期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on-chronic kidney disease,A-on-C(3-4期)]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基础肾脏病构成,为预测并减少A-on-C(3-4期)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探讨A-on-C(3-4期)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为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住院治
目的:了解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病因、化验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短期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预后模型,为临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提供评估,对预后凶险的患者进行及早干预,改善预后并延长生存时间。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20年10月1日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总院肝胆胰内科明确诊断为ACLF的215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因、实验室检查、并发症情况、是否进
目的:探究绝经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人体成分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旨在识别绝经后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的潜在危险因素,为DOP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7月到2021年3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后(闭经>1年)T2MD患者,根据入组及排除标准筛选后纳入研究对象216例。记录
目的:通过收集并分析2019年至2021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balloon pulmonary angioplasty,BPA)治疗CTEPH患者的有效性,判断BPA能否降低肺动脉压,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
本文研究了如下具一般扩散系数和一般非线性项的抛物型p-Kirchhoff方程的初边值问题(?)(0.1)其中Ω(?)Rn(n≥1)是边界光滑的有界区域.T ∈(0,+∞]是解u(x,t)的最大存在时间,p>2,u0∈W01,p(Ω).另外,扩散系数M(t),非线性项f(s)以及依赖时间函数k(t)满足如下假设:(H1)M∈C[0,∞)并且M(t)≥ m0>0对任意t≥0都成立,其中m0为正常数.此
目的:研究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plt-like 4,SALL4)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开发新型高效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AIE)有机荧光染料,构筑高效非标记型荧光传感体系,从而实现生物活性分子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非标记荧光传感和检测。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从我院组织标本库中选取近年来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