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为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强化创新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传统创新活动更多关注创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忽略了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区域绿色创新作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三大发展理念的结合点,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突破区域发展瓶颈、破解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为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强化创新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传统创新活动更多关注创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忽略了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区域绿色创新作为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三大发展理念的结合点,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突破区域发展瓶颈、破解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因此,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绿色发展理念,有效地测度与评价区域创新效率,全面分析区域创新发展的特点与驱动因素,探讨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路径,对于实现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绿色发展、区域创新、新经济地理等理论为基础,界定了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内涵与特征,构建了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测度体系,基于2001-2018年我国内地三大区域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EBM-GML模型测度了全国整体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绿色创新效率,并利用空间马尔可夫链、空间探索性分析、空间计量分析、收敛性分析等方法,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时空演化特征、驱动影响因素以及变动收敛趋势等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有效地测度与评价区域创新效率,构建了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测度评价体系,运用超效率EBM-GML模型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借鉴绿色创新和区域创新的相关研究,界定了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内涵与特征,将能源消耗与综合环境因素纳入到传统区域创新效率测度与评价体系,并考虑了研发失败、成果未转化等区域无效创新因素,基于创新全要素生产率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剔除要素投入增长部分的影响且能够进行跨期比较的超效率EBM-GML模型,测算了2002-2017年30个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及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分解指数,发现区域绿色创新整体受到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影响,绿色创新全要素生产率西部区域最高,东部区域次之,中部区域最低,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区域创新效率影响最显著的是中部区域。(2)为探究区域绿色创新时空交互作用机制,基于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测度结果,运用自然断裂点法、空间马尔科夫链、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时空格局与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格局与演化特征。采用GIS自然断裂法将不同时期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均值划分为低效率、较低效率、较高效率和高效率四种类型,发现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较为明显的层级特征,处于较高效率和较低效率区域在2011-2017年空间格局变动较大。通过空间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分析了不同类型邻近区域下的区域绿色创新效率转移的概率,发现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水平类型的转移主要发生在相邻类型之间,绿色创新效率提升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型。基于全局自相关分析和局域自相关分析探究了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发现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显著空间关联特征,全局相关性相对保持稳定,局域自相关主要形成了高-高、低-高两种集聚类型。(3)为探究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时空演变格局的形成及演化成因,分析了区域绿色创新系统内外部要素的驱动机理,构建了空间效应下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和变动趋势收敛模型,对全国整体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探索空间效应和影响因素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收敛性的影响。通过时间空间双固定效应下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绿色创新系统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效果,发现研发规模、人力资本、技术、产业结构、经济外向度等是影响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变动收敛趋势的分析发现,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同时考虑空间效应和影响因素后收敛速度、收敛周期相对更快、更短,研发规模、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收敛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进一步探讨了区域绿色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各时期区域发展与创新的“五年规划”目标,借鉴国际绿色创新政策经验,提出了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路径。绿色创新应从区域整体发展战略出发,统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区域创新资源的配置,加强区域知识与技术创新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完善区域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提升区域绿色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与运行效率,促进区域高质量绿色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影响我国及全球健康的最重要的恶性疾病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前列。根治性切除术是CRC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仍有约30-40%的患者术后会出现复发、转移。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CR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重要的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
目的:卵巢癌细胞化疗耐药是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原因。拟通过对肿瘤耐药相关基因YWHAZ的研究,验证其在卵巢癌中与上游非编码RNA的调控机制,并验证该调控机制在卵巢癌细胞产生耐药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利用TCGA、GEO、GEPIA数据库和在线工具软件star Base、circ Bank预测YWHAZ的上游调控基因;q RT-PCR检测预测基因表达筛选适合的实验细胞株;DDP梯度浓度培养法
在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需要对飞行器、发动机叶片等大型装备的健康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评估,预测结构性质的变化和结构的损伤程度,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提高装备的运行安全性。因此,航空装备结构健康监测具有重大意义,已然成为航空领域的迫切需求。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技术是实时动态在线监测技术,通过声发射信号分析可监测被测装备的健康状态。传统的声发射传感器基于压电陶瓷原理
本文主要运用群智能算法对Nash平衡的计算和实现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利用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求解Nash平衡的研究,Nash平衡与非线性代数方程组解的研究,以及Nash平衡实现的理性路径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了Nash平衡的计算和实现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求解Nash平衡的研究现状、求解Nash平衡等价于求解方程组的研究现状和Nash平衡实现的研究现状,最后
本文针对微电网的功率优化问题,展开微电网控制方法和优化策略的研究。首先,提出一种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平滑控制与能量分配策略用以解决微电网并离网运行时的控制和能量分配问题。其次,提出一种基于可变虚拟阻抗的微源逆变器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用以实现微电网在并离网过程的平滑切换以及并离网状态下的稳定运行。最后,分别提出微电网分层控制系统结构的搭建方法和一种分布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来完成微电网功率优化模型的构建
研究目的:化疗与手术和放疗一起,是癌症的三大治疗手段。随着近年出的疗效更佳、副作用更少的标靶药物和免疫治疗等新型疗法相继出现,化疗是否可被取代成为了热议之一。然而研究发现靶向治疗只能针对一部分表达特殊蛋白的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虽然目前多种抗肿瘤手段“异军突起”,化疗的地位仍然作为基石广泛应用于临床一线治疗。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是许多化疗药物常见的副作用,约50%的患者在治疗后24-72h内会出现
第一部分血浆hsa_circ_0000615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研究目的:筛选乳腺癌患者血浆与健康人血浆中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分子,寻找及鉴定乳腺癌患者血浆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1.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出45个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并且体外细胞实验已验证功能及机制的circRNA分子。2.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手术前患
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现代研究表明,中草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均有抗肿瘤作用。通过对临床涉及中药复方进行挖掘分析,选择合适的中药深入研究,探索分析其抗胃癌的分子机制,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为治疗胃癌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目的:探讨治疗胃癌处方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清热解毒类中药在胃癌中医治疗中的价值,选定目标中药,利用网络药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OES)具有宽线性范围、多元素同时测定、高灵敏度与高准确度等特点,已经成为分析实验室必备的检测仪器之一,广泛地应用于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冶金及地质等领域。现有的三种类型ICP-OES,多道直读型无法进行定性分析,且定量分析元素数量受限;单道扫描型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