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少功创作的怀疑主义倾向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ua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韩少功的怀疑主义精神为研究对象,采用知人论世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怀疑主义精神在韩少功创作中的三大面向,分别是:人性层面的怀疑、历史层面的怀疑和哲学层面的怀疑。在正文的最后一部分,探讨了韩少功怀疑主义背后的精神支撑。全文分六个部分,具体框架如下:引言:韩少功是中国当代杰出作家,是新中国的见证者与弄潮儿。透过他的人生,可以看到这个国家建国几十年来的坎坷与苦痛;阅读他的作品,可以了解他这一代人的迷茫与坚守。怀疑主义不是一个具体的哲学流派,它只是人类进行思维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怀疑主义表现为一种不畏强权、不屈服于权威,敢于打破旧有常规,摆脱独断、和专制束缚的可贵精神,这与韩少功的气质不谋而合。学界对韩少功的怀疑主义特质早有定论,却鲜有人进行深入研究。怀疑主义精神是打开韩少功精神世界的钥匙,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第一章:韩少功在人性层面上的怀疑。首先表现在政治高压下人性的扭曲。在极权政治下,邻里、朋友、亲人之间的感情都变得格外脆弱,普通人的人性不堪一击;其次表现在金钱对人性的腐蚀,80年代以来以来,市场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纷纷放弃做人的原则,只求在在金钱面前分一碗羹;最后还表现在对两性关系的悲观看待,认为两性就如同电磁场中异性相斥、同性相吸哆哆嗦嗦的小铁屑,实在没什么特殊和伟大,不过是上帝为了人类繁衍、基因延续所施的一个小计谋。第二章:韩少功在历史层面的怀疑。历史在个体身上表现为每个人的记忆。随着人生经历的增长,生活境遇的变换,记忆常常显出不可靠性,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披上一层温润的面纱;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同样值得怀疑,韩少功常将现实和幻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破朔迷离、似是而非的世界,为人们推开未知的大门,带领读者走进另一个世界;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是一种不完全真实地叙述,每个人都应透过它的表象去挖掘其中的隐微。对韩少功来说,他对历史最大的困惑在于如何理解“文革”,这里将对“文革”史叙事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展开论述,包括对“文革”研究中“宫廷化”倾向的批判、对“文革”中的经济成就重新再探讨等。第三章:韩少功在哲学层面的怀疑。首先表现在对宗教的怀疑,宗教不是压迫生命欲望的苛刻教规,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的繁琐教条,更不是关于天国和来世的廉价许诺。它应该是一种精神和心智,一种通透的圆融,以柔软轻盈之姿态游刃于人世万物之中,从而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姿态;其次是关于现代知识持保留态度。对现代知识中不正视未知领域以及对未知武断下定义的态度十分不满。对现代知识的反思也体现在对知识分子的怀疑上,一些知识分子的敏感、自私、脆弱、处处算计、虚情假意使韩少功大失所望;从现代知识的产生与传播机制——大学体制来看,现代知识也是同样让人怀疑,大学不再追求“全才”的培养,而是要训练出某一种技术,是一种匠人培养;最后还有对新潮时尚的怀疑,没有什么新潮事物不被韩少功怀疑。在这里韩少功有对西洋化生活的过度追求的反思、对西方后现代理论的深刻解剖还有一些对反人性后现代技术的批判。第四章:韩少功怀疑主义背后的精神支撑。首先是自然的慰藉,韩少功在自然中恢复了感官的清明,在与动植物的交往中感受到天人关系的和谐,并在体力劳动中找到了美;其次是对道德的追求,韩少功认为精英知识分子应该在道德领域承担更多的责任。他将西方道德传统中的自律性、“文革”时期道德的制度保障还有传统的道德资源相结合,希望在当代社会重塑以公平正义为标准的道德规范;最后还有韩少功对理想的坚守。韩少功摆脱了乐观的政治理想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不再对完美的人性和政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求至臻,只求不脱离真理和常识;不求根本解决,只求点滴进步。在他怀疑的背后是一种中庸式的人道理想主义精神、一种行动者的精神、一种悲观进取的精神。结语:怀疑主义是韩少功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样一种方式使他从未停止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谨慎思考。韩少功是怀疑论者,可他并未走向虚无,支撑他一路走来最根本的是传统的君子之道。虽然在对知识分子和“文革”的某些问题上,许多人无法与他保持完全一致,但他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对读者来说却是一笔巨大精神财富。
其他文献
旅游合同是旅游者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为特征的精神利益合同。当旅游经营者的违约行为致使无法实现合同目的时,就需要赔偿旅游者的精神损害。但是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
鲁迅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范式,小说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手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小说结尾的处理同样如此,与传统小说和同时代小说有所不同。小说结尾的深刻立意是鲁迅小说在
王夫之是中国古典情景理论的集大成者,其情景理论的主要思想在《姜斋诗话》中都有所体现。他对前人的情景理论做了系统性的总结并加以突破、创造,使情景理论发展为具有辩证思
“梦感通灵”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源远流长、根深枝茂的主题之一。它从原始灵魂崇拜和占梦观念中走出,逐渐被作者建构成了表现世俗情愫、信念和经验的形式。正是因为中国自古而
<正>曾燠(1759—1831),字庶藩,号宾谷,江西南城人,清中叶著名诗人、学者。他初任两淮盐运使期间,标举风雅,奖掖后进,广交天下诗客。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建立了题襟馆。这是
陈岩肖《庚溪诗话》成书于南宋孝宗年间,其论诗继续了北宋以来“论诗及事”的批评传统,闲散漫谈的感性风格中,理论色彩却没有缺位。在元祐解禁的政治背景下,元祐诸人成为可触
古代戏曲作为一种以表演为核心的艺术形式,由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要素综合而成。其中剧本作为“一剧之本”,是戏曲文学性的代表。戏曲创作过程中势必面临着素材来源与选择
丁玲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在文学界、政界乃至传媒界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她的形象被受众、媒介和文化研究者等传播者不断塑造着。在习以为常的观念中,丁玲经常以“文学家”、“
许顗《彦周诗话》是南北宋之交一部重要的诗话著作,只有1卷包括序共138条,其广博深邃的诗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诗话创作的内容角度做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