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21世纪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能否正确处理好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人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城镇化、土地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人口结构迅速老龄化,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被削弱,急需社会化的照顾方式。然而,社会化的机构养老不仅难以在量上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更难以在质上保证养老服务的供给。同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村居民在家养老的传统观念,也不允许农村地区发展以机构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前提下,社会化居家养老呼之欲出。本文将研究视角由传统的养老保障转向养老服务,给农村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一个合理的定位,系统地分析农村居民对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需求,并借鉴国内外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经验,提出如何构建农村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框架和相关思路。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农村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分析了目前农村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弊端,以及农村居家养老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社会化居家养老是现实的必然选择。第三部分:农村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分析:基于厦门市农村的调研。以厦门市农村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调研基本情况与基础数据,重点分析农村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具体内容及农村居民期望的服务提供方式。第四部分:国内外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典型经验及启示。国内经验部分阐述了宁波海曙的“走进去、走出来”模式和上海的“居家养老服务券”模式,国外经验部分介绍了英国的“社区照顾”模式和美国的“退休社区与居家援助养老”模式。第五部分:农村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构。这部分对农村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制度设计,通过整合政府、社区、家庭、市场等各方面的资源,循序渐进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居家养老需求,同时对农村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推进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六部分:相关结论与讨论。总结本文的重要观点及本文的研究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