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和谐:论《弗兰肯斯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ivewebdynp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仅凭《弗兰肯斯坦,或现代普罗米修斯》这一部小说,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欧德文)·雪莱便足以与父母、丈夫共同跻身于浪漫主义文学的巅峰。该作品自1818年问世以来,便广受大众的喜爱和评论界的关注。本论文拟采用生态批评的方法分析《弗兰肯斯坦》中两个主要人物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和他创造的“怪物”的悲剧,从而探讨小说中体现的玛丽·雪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和反思。雪莱试图告诫人们:如果无视自然法则、一味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只会导致大自然的反噬和人类的灭亡。小说同时也反映了雪莱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呼唤。论文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弗兰肯斯坦》的批评历史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本文将主要采用生态批评方法及其可行性。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分析了玛丽·雪莱的成长背景及时代背景,并分析了二者对作者创作《弗兰肯斯坦》的影响;第二节简要概括了《弗兰肯斯坦》的内容和介绍生态批评方法。第二章讲述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因过分追求个人发展而无视自然规律,最终导致自身灵性和肉体的毁灭及亲人的灭亡。维克多因为私欲的驱使追求禁忌知识,沦为了现代语境下的堕落的亚当。第三章论述了维克多的“怪物”是自然与人类冲突的体现。没有名字却善良的他试图寻求人类社会的认同与爱,却遭到人类对异己的无情排斥和敌对,致使他最终变成了对人类充满仇恨的刽子手。怪物从某种程度上象征着自然,人类对自然的肆意践踏终会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第四章对维克多与“隆物”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指出二者实际上是维克多分裂的两个自我,而维克多的造物悲剧是由他自身的恶魔性造成的。之后,论文对贯穿全文的意象——火与冰——进行了讨论,认为火与冰是维克多与“怪物”性格中的重要因素。最后,论文在对全文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重申了玛丽·雪莱在此小说中对人类盲目追求个人发展的忧虑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呼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加味瓜
目的:新疆地区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80例HIV/AIDS患者及79名健康人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对其进行体质分型。结果:HIV/AIDS患者与健康人中医
酸性离子液体具有催化活性好、选择性高及易于回收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好的环境友好的酸性催化剂,在生物柴油合成反应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油酸和甲
通过对《牡丹亭》的文本细读,重新审视春香这一形象在杜丽娘性萌动与觉醒这一青春转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梳理明清和近代《牡丹亭》改编和演出中春香形象的变化,深入分析和
会议
印尼语差比句的差比标记,语法形式上是显性形式的框式结构,标注方式为双重比较标记—M1、M2,标注方向分别为:lebih是核心标注M1,介引比较结果 R;M2是从属语标注,介引比较基准S
汤宗明先生系贵州省级名医,临证四十余年,擅长用经方,思其经旨,演其所知,将当归芍药散独具匠心地运用于疑难杂症,每获良效。汤宗明先生根据当归芍药散的组方特点,认为当归芍
为了更好地建设交通工程骨干课程群,达到教学目的,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探讨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提出多个方面的改进意见.对交通工程学课程和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具有
大豆皂苷是大豆中的有效活性成份之一,是近年来食品与营养品研究的热点之一,是一类从豆科植物大豆中分离提取的由齐墩果烷型三萜苷元与低聚糖连接而成的三萜皂苷,具有免疫调节、
为对上海某猪场送检的一份猪瘟疫苗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检测,本研究将猪瘟疫苗样品接种于MDBK细胞,盲传15代后仍无致细胞病变效应,但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接种该疫苗
秦汉以迄五代,闽西南的对外交通道路逐步形成了水路和陆路并行的交通网络.水路的对外交通主要有经潮州溯韩江入梅江至上杭后沿汀江至闽西汀州,这也是闽西地区唯一的一条省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