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巨型框架结构是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对于巨型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工程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静力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型框架结构是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对于巨型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工程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其次论述了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几种典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进行了论述和比较。本文利用SAP2000分析设计软件对一幢21层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巨型框架进行pushover分析,通过在梁、柱两端设立塑性铰来模拟塑性变形,采用3种水平加载方式:均匀分布,倒三角分布,振型分布,用位移控制法进行加载分析。得到了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结构达到性能点时的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和塑性铰发展图,从而发现结构的薄弱部位及破坏情况,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估。本文重点介绍了加州伯克利大学Chopra教授提出的考虑高阶振型的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MPA),并结合能力谱方法对其进行了改进,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使其分析结果更接近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实际性能。最后,选取了两种天然地震波对算例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与改进的模态pushover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可知两种分析结果基本相符,算例分析表明改进的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确定的各性能目标比均匀分布和倒三角分布的pushover方法确定的性能目标更可靠。
其他文献
近年来频发的地震灾害对我国路网运输系统的抗灾救援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路网系统在国家基础设施中已成为地震灾区生命线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消能支撑框架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能减震结构形式,不是采取传统的“强化”主体结构的抗震思路,而是在一跨或几跨框架柱间增设消能阻尼装置,通过消能支撑体系的非弹性变形以耗散
近年来,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深度开发,为有效的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大深度、大断面的地下工程不断被设计人员所采用,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于大型地下空间施工而言,采用单一施
在常规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能够取得良好的隔震效果,但是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会给结构带来不利的影响。目前,对基础隔震结构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常规地震,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对基
钢—混凝土组合梁是将钢梁和混凝土板通过剪力连接件连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作用力的构件,抗剪连接件将钢梁和混凝土板连接起来,使得二者共同工作,提高受力性能,能充分发挥混凝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正一步一步成为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而作为能源问题的支柱产业——电力产业,自然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输电塔作为支撑
结构的耐久性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但耐久性这个概念成为工程人员与科研工作者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并成为结构工程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则是近十几年来的事情。在最新的桥梁结构相关标
钢结构体系拥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优秀的抗震性能,同时兼具绿色环保、可再利用的特点,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使得快速建造成为可能。钢结构体系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道路交通噪声成为影响居民生活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车辆高速行驶工况下,道路/轮胎噪声成为交通噪声的主要来源。出于保护环境和设置贸易壁垒的双重目的,欧盟等国家制订了严格的轮胎噪声标准。研究轮胎噪声的计算方法以加快低噪声轮胎设计,不但是提高国内轮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并且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多数学者认为,轮胎噪声主要分为振动噪声和泵气噪声。
干湿循环是自然界中经常出现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在干燥过程中土体失水吸力上升并发生收缩,而在湿润过程中土体吸水吸力下降并发生体积膨胀。这种交替进行的过程不仅改变土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