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车草(Clinopodium chinensis O.Kuntze var.grandiflorum(Maxim.)Hara)为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是风轮菜(Clinopodium chinensis(Benth.)O.Kuntze)的变种,分布于东北、河北等地。民间作为止血药使用。本文着重从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风车草的植物形态、显微构造、药材粉末等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对风车草基原植物进行了学名考证,佐证了风车草的学名。并对风车草原植物形态、组织构造、粉末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2.对风车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从其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利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技术鉴定了8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化合物5和8为新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醉鱼草苷Ivb(3),醉鱼草苷Ⅳ(4),3β,16β,28-trihydroxy-oleana-11,13(18)-dien-3-yl-[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3)]-β-D-fucopyranoside(5),香蜂草苷(6),熊果酸(7),2α,3β-dihydroxy-olean-12-en-28-oic-21-β-D-glucopyranoside(8)。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3.首次建立了风车草药材的薄层鉴别及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4.首次对风车草止血及凝血作用的活性部位进行了研究。对风车草不同提取部位进行了止血及凝血作用的筛选,确定了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的止血及凝血作用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