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两极对峙时期,发展中国家在摆脱殖民统治后,经常对跨国公司进行政治干预。跨国经营政治风险方面的理论基本上是西方学者站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立场上,以60—70年代的世界政治格局为背景提出的,有一定的局限性。论文将管理学与经济学、政治学方法结合起来对跨国经营政治风险进行研究,突破了过去主要依赖政治学经济学方法对跨国经营研究的局限,将三种研究方法的结合将大大扩宽研究的视野,有助于对跨国经营政治风险分析系统深入而又完整的了解。只有在对跨国经营政治风险管理具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够利用所研究的理论来探讨中国实际的问题,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献计献策。使分析更加全面,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研究政治风险概念的演变过程、存在的争议和发展趋势入手,总结对比宏观、宏微观和微观等三种政治风险分析方法,认为当代政治风险理论的适用范围缩小、政治风险理论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政治风险理论框架较大程度忽视经济因素是目前跨国公司政治风险研究的主要问题。接着本文继续就政治风险担保工具作了深入探讨。分别讨论了国际组织(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世界银行、业洲开发银行)、西方政府海外投资促进机构和私营保险公司的政治风险担保工具及他们的具体运用。根据政治风险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接着从政府和企业的视角来分析跨国经营政治风险的管理。从政府角度看,母国政府可以从国内立法、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建立海外投资保障制度、签订双边、多边投资保护条约等手段减少本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政治风险;东道国可以在宪法、外资立法等法律手段上提供法律保证;还可以通过区域性或全球性国际投资法制提供政治风险稳定框架协议等。从企业角度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险评价机制和规避方法,在投资初期,主要采取前期测评和避让策略,在投资中期,可以采取投资主体、投资客体分散化、短期利润最大化和有计划撤资策略。在投资后期,主要采取让步、管理合同、收割、撤退和补救等方法减少政治风险波动带来的损失。接着本文通过问卷方式对上海跨国经营企业的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中国跨国经营政治风险的发展现状。问卷调查发现跨国经营政治风险宏观管理制度无序、企业内部政治风险管理的监管缺位、跨国经营政治风险管理法律保障制度滞后、跨国经营区位结构失衡、跨国经营产业结构不合理、担保工具缺位等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政治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政治风险管理的政策思考和实施策略。从宏观角度看,政府通过加强政治风险管理立法和政策支持,完善双边、区域和多边投资保护机制、拓展为投资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渠道和建立海外投资保证制度,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政治风险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和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从微观角度看,我国企业在国外投资时可以从目标定位、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自我控制机制、区位选择、产业选择、产品选择、技术选择等方面的策略规避跨国经营政治风险。本研究可供政府对本国企业国外直接投资提供政策管理指导,也可以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提供具体的政治风险防范与规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