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Q1解旋酶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yz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脑胶质细胞瘤是原发生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据统计,我国人脑胶质细胞瘤发病率为3-6/10万人/年,年死亡人数可达3万人。其中以星形细胞瘤最为常见,其次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胶质瘤的发生性别以男性多见,特别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并且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人群。基于诸多医学难题及社会问题胶质瘤尤其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与研究备受各界关注。Ki-67作为一级证据,是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是最广泛的增殖细胞标记。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已成为判断胶质瘤级别的二级证据,另有研究显示,其调控RecQ解旋酶(BLM和WRN)的功能。RecQ1解旋酶在保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人类,RecQ1解旋酶与易患肿瘤及早期衰老密切相关。目前证据表明,RecQ1解旋酶缺失能够导致小鼠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发生突变,产生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本实验意在观察人脑胶质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的RecQ1解旋酶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表达和在正常对照组织中表达差异,同时观察RecQ1解旋酶在人脑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与p53、Ki-67的相关性,以此来判断RecQ1是否可作成为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指标,并为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可行性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脑胶质细胞瘤患者64例(以WHO分级为标准,将第I、II级胶质瘤归为低级别组,第III、IV级胶质瘤归为高级别组),本实验含低级别胶质瘤23例,高级别胶质瘤含41例,并选择健康成年人(外伤或其他病因所致脑膨出病人术中所取脑组织),11例作为对照组。术中取瘤,福尔马林常规固定并妥善保存。统一采用免疫组化法(均在同一实验室,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进行),验查所取肿瘤组织RecQ1解旋酶及p53、Ki-67表达情况,并与健康脑组织组做对比。数据获得和统计方法:各染色标本分别在高倍镜下(×400)取5个视野,数阳性染色细胞数(细胞核着棕黄色),求平均数为该标本所得结果。用SPSS16.0版软件分析数据,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记录,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及t检验,相关性检验应用pearson线性相关性检验。结果:1RecQ1与胶质瘤发生与级别间的关系本实验设有11例正常脑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在正常对照组中的RecQ1表达结果为1.73±1.27;脑胶质瘤组(64例),分别为低级别组(23例)表达结果为26.57±7.99,高级别组(41例)结果为41.61±8.00,三组样本符合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正常对照组平均秩次为6.00;低级别胶质瘤组平均秩次为28.85;高级别胶质瘤组平均秩次为52.84。Chi-square统计量为48.79, P<0.05。同时使用t检验(a=0.05)分析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RecQ1表达结果显示:统计结果分别为26.57±7.99和41.61±7.99,t=-2.726,P<0.05。2P53与胶质瘤发生及级别间的关系实验设11例正常脑组织,在该组中的p53表达值为2.09±1.22;设立脑胶质瘤组(64例),分为低级别组23例结果为22.57±8.03,高级别组41例结果为29.07±5.80,三样本方差不齐,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正常对照组平均秩次为6.00;低级别胶质瘤组平均秩次为33.70;高级别胶质瘤组平均秩次为49.00。Chi-square统计量为35.20,P<0.05。同时使用t检验(a=0.05)分析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p53表达结果显示:分别为22.57±8.03和29.07±5.80,t=-3.741,P<0.05。3Ki-67与胶质瘤及级别间的关系实验设11例正常脑组织,在该组中的ki-67表达值为3.27±2.53;设立脑胶质瘤组(64例),分为低级别组23例结果为14.30±6.30,高级别组41例结果为74.24±8.90,三样本方差不齐,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正常对照组平均秩次为6.68;低级别胶质瘤组平均秩次为22.67;高级别胶质瘤组平均秩次为55.00。Chi-square统计量为59.08,P<0.05。同时使用t检验(a=0.05)分析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ki-67表达结果显示:分别为14.30±6.30和74.24±8.90,t=-28.48,P<0.05。4胶质瘤中RecQ1、P53、Ki-67相关性实验设有64例脑胶质瘤组织(低级别组23例,高级别组41例),检测其各级别中RecQ1表达值分别与标本来源相同的患者的胶质瘤组织p53、ki-67表达值进行相关性检验,做散点图,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性检验示他们的变化相关性(a=0.05)。结果显示:在胶质瘤中,RecQ1与p53相关系数为0.294,P=0.018,P <0.05;RecQ1与ki-67相关系数为0.662,P=0.000,P <0.05。另外,分别检测各级别胶质瘤组中三者相关性,结果显示:低级别组胶质瘤组RecQ1与p53相关系数为-0.170,P=0.439,P>0.05,RecQ1与ki-67相关系数为0.004,P=0.987,P>0.05;高级别组RecQ1与p53相关系数为0.139,P=0.387,P>0.05,RecQ1与ki-67相关系数为0.073,P=0.648,P>0.05。结论:1高级别及低级别脑胶质瘤组与正常对照组脑组织RecQ1表达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脑胶质瘤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RecQ1在胶质瘤中存在高表达。2脑胶质瘤组内的RecQ1、p53、ki-67表达,高级别组高于低级别组,两组间均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RecQ1、p53、ki-67表达情况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存在正相关性。3在胶质瘤组中RecQ1表达与Ki-67及p53表达相似,都随着胶质瘤级别增加而呈现表达增高。这表明RecQ1可能成为判断人脑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或预后的新指标;但在低级别胶质瘤组或高级别胶质瘤组中三者间没有线性相关关系。这又表明,RecQ1区别于经典的抑癌基因和核增值抗原而相对独立存在,它可能成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RecQ1在各级别胶质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高级别胶质瘤存在高表达,细胞核着色;胶质瘤中RecQ1表达与Ki-67及p53相似,均随胶质瘤级别增加而增高。但在低级别胶质瘤组或高级别胶质瘤组中RecQ1表达与Ki-67及p53表达无相关性。因此,RecQ1可能成为判断人脑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或预后的新指标,并可能成为胶质瘤的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给予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
<正>2对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二次曲线的实线显示最佳拟合曲线,虚线是95%的可信区间。水平的实线表示蛋白酶无作用(资料来自Cowieson和Roos,2014)。令人好奇的是,虽然在理论上
目的:观察对比透刺吞咽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证明透刺吞咽针法治疗该疾病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急性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 0例。治疗组予以透刺吞咽针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对比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经口摄食功能评分、吞咽造影检查吞咽反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与传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老年NSCLC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传
美国生产标枪反坦克导弹在部队试验完全取得成功之后,美国得州仪器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从1994年6月开始为美国步兵和海军陆战队小批量生产龙反坦克导弹的后继型号——标枪反坦
<正> 在海湾战争中使参与空地作战的伊拉克飞行员感到吃惊的一种武器可能是Starburst,这是一种肩射防空导弹,1990年初即在英国陆军中服役,早先叫先进标枪。肖特公司已在1991
本文以同轴圆筒流变仪初始瞬态测试和瞬态理论分析为基础,开展启动瞬态剪切流动对流变测试特性影响的系统研究,旨在为准确认识启动瞬态过程中的物料流变性提供一定依据。论文
目的评估4种脂肪酶(Lipase,LPS)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方法方法学评价研究。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5-A2、EP15-A2、EP7-A2、EP6-A、EP9-A2方法验证4种脂肪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