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两淮地区是我国的煤炭主产地之一,井工开采导致上覆岩体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形成大面积采煤沉陷盆地,拉张裂隙是沉陷盆地形成和稳定过程中最普遍存在的地表沉陷类型,贯穿沉陷整个过程,并广泛分布于沉陷区。地表拉张裂隙是导致沉陷区土壤质量和微生物群落分布改变的推动力,查明拉张裂隙区土壤质量和微生物群落特征对于沉陷区土壤的精准修复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淮北矿区孙疃矿采煤拉张裂隙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纵向和横向两种
【基金项目】
:
淮北矿区开采沉陷地拉张裂隙地质灾害防控技术研究(淮北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朱庄煤矿)项目基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淮地区是我国的煤炭主产地之一,井工开采导致上覆岩体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形成大面积采煤沉陷盆地,拉张裂隙是沉陷盆地形成和稳定过程中最普遍存在的地表沉陷类型,贯穿沉陷整个过程,并广泛分布于沉陷区。地表拉张裂隙是导致沉陷区土壤质量和微生物群落分布改变的推动力,查明拉张裂隙区土壤质量和微生物群落特征对于沉陷区土壤的精准修复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淮北矿区孙疃矿采煤拉张裂隙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纵向和横向两种拉张裂隙区布设采样线:纵向拉张裂隙区自高到向低设置三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4个采样点;横向拉张裂隙区自高向低设置三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2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位沿1 m剖面沿深度方向每隔20 cm采集一个土壤样品,共采集了 95个土壤样品。测试含水率、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全氮和全磷等理化性质指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细菌群落特征及不同分类水平上的遗传信息,探究淮北矿区采煤沉陷地表拉张裂隙区细菌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主要结论如下为:(1)拉张裂隙区土壤特征:横向拉张裂隙区含水率、有机质和全氮高于纵向拉张裂隙区,速效钾低于纵向拉裂隙区。垂直分布上,纵向拉张裂隙区土壤含水率显著集聚在20-80 cm 土层,纵向、横向裂隙区有机质、全氮、全磷显著聚集在表层,并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水平方向上,纵向拉张裂隙区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出现随着坡位降低而降低的“逆序”现象,其中全氮分布最为明显。横向裂隙区则是主要集中在中低部分,其中有效磷分布最为明显,随着坡位降低含量上升。主成分分析法肥力得分排名为:对照>横向裂隙区>纵向裂隙区,这与内梅罗法所得结果一致。内梅罗法结果显示,除表层外其余土层的多属于“瘦脊”水平,有机质、全氮、全磷是限制因素。(2)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研究:所有土壤样本共计产生3649314个有效序列,共计找出42门268属,纵向、横向裂隙区和对照优势菌门、属相同,但丰度上存在差异。纵向裂隙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占比高于横向裂隙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占比低于横向裂隙区。由Alpha多样性指数结果可知:对照区细菌丰度高于横向裂隙区高于纵向裂隙区。深度方向上20-40 cm 土层细菌丰度较高,而底层土壤细菌丰度较低。(3)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分析:横向和纵向拉张裂隙区土壤环境因子与菌落相关性相似。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与Alpha指数显著相关,是影响细菌群落丰富度和相对丰度的关键因素。RDA结果显示:对照、横向和纵向拉张裂隙区各土层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存在差异,门水平下,表层土壤细菌群落主要受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影响,其余土层细菌群落主要受含水率和pH影响。在纲、属水平下也有类似现象。图16表20参110
其他文献
在矿山采掘过程中,受各种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开采沉陷时有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开展矿山开采沉陷的预警意义很大。传统上对矿山开采沉陷观测的方式,大多使用了全站仪测量、精密水准尺和GPS等大地测量技术,但这些方式易受气候原因的影响且具有成本昂贵、操作施工难度大等问题。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成效明显,将卷积神经网络及图像处理应用到矿山开采沉陷灾害预警中,可为煤炭动力
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必将激起人们对于用电需求的上涨,关于电力安全生产、变换、输送、分配的问题也愈发显的突出。而高压直流输电是各项生产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保证高压直流输电的稳定工作就显的格外重要。而其中关于高压直流换流阀(可控硅)安全可靠运行的工作是直流输电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保证其安全运行火灾问题则必须考虑,因此设计一种火灾监测系统来监测它的运行就是我们急需考虑的问题。物联网技术在4G/5G通
目前,微塑料己经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大量研究报道了微塑料吸附污染物及重金属,然而微塑料与生物大分子的吸附特征尚不清晰,因此,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的工作。老化可以显著影响微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表现出与原始微塑料不同的表面特性。因此在研究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及生物学效应时,老化带来的相关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选用三种不可降解微塑料(聚氨酯PU、聚苯乙烯PS、聚酰胺PA)和两种可降解微塑料(聚乳酸PLA
随着煤炭的持续开采,浅部资源日益枯竭,向深部开拓成为必然趋势。而深埋条件下的煤层受高承压水威胁,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疏水降压和注浆堵水加固是解决矿井水害问题的两种主要方法,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广区域注浆工程以应对深部岩溶含水层的威胁。区域注浆工程的空间尺度极大,浆液运动状态和扩散范围极为复杂,与松散层注浆和井下工作面注浆的扩散机理存在较大差异。目前,针对此类注浆工程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少,探讨深埋条件下
石墨相氮化碳(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3N4),它的单层结构类似于石墨烯,是一种非金属的半导体材料,也是介电型微波吸收材料。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与g-C3N4的复合,制备的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本工作制备了 g-C3N4、CoFe2O4/g-C3N4、ZnCo2O4/g-C3N4三种复合材料。采用SEM、TEM、XRD、红外光谱、XPS以及矢量网
本基坑位于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南延线线路上,开挖段周围有管线分布,基坑土层主要以粘土为主,土质松散且不均匀,该工程所属区域主要河流为派河。基坑开挖总长度202米、深度为17.4米、宽度25米,采用地下连续墙与内支撑联合支护。为有效控制围护结构的变形,采取分段开挖的方法,分别从两端开挖,中间段保留土体后开挖,保留土体呈八字形放坡,放坡段底部沿基坑长度方向总长度59米。基于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分段与整段开挖
在国家双碳政策的框架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提高施工效率,并实现建筑产业化升级。在装配式结构建筑中,蒸压轻质混凝土可以作为内墙内嵌在建筑中,也可以作为外墙外挂成为围护结构,在建筑的节能保温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论文通过蒸压轻质混凝土在不同含水率、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以及不同含水率—冻融循环次数耦合下,进行单轴压缩试验、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
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了位于安徽省淮南矿区的潘集一矿复垦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域周边土壤、水文等情况的调查,确定了此次复垦区中采取土壤样本的范围。在研究区域内共采集了 60个土壤样品:在实验室对土壤样品中的pH值、含水量、容重、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全氮、全钾、总磷和碱性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并用SPSS26.0统计软件描述了复垦区的土壤肥力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矿山机械向大型化、智能化、无人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而巷道机械化综合掘进是煤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同采煤机械化的高速发展相比,巷道掘进机械化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掘锚护一体化技术是通过掘进设备、锚杆钻机和临时支护装置的一体化设计,使机组即可完成岩石切割,装渣工序,又具备钻孔、安装锚杆的功能,实现了切割后又能及时进行支护,大大提高了掘进机的整体功能。巷道内综掘机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