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11份优良玉米自交系改良华玉11育种潜力评估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sj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玉11是西南地区海拔600米以上的主推品种,具有多抗、高产、稳产等优点,社会经济效益较高。但是存在适应区域有限、收获期含水量偏高、株高穗位偏高、抽雄吐丝偏迟、苗期抗倒性差等问题。针对华玉11目前存在的问题,筛选出11份在国内外表现突出的优良自交系对改良华玉11育种潜力进行评估。本研究采用嵌套和裂区试验设计,2016年秋季在武汉利用11份国内外优良自交系分别与华玉11亲本自交系Q736和Q1杂交组配22份单交半外来组合,2016年冬季在海南AH组(以Q736为父本组配)单交组合以Q1和HZ127为测验种,BH组(以Q1为父本组配)单交组合以Q736和HZ127为测验种,配制得到44份三交组合。2017年春季在湖北省宜昌兴山的石槽溪(31°N;900m)和庙淌坪(31°N;1150m)、恩施利川(29°N;1100m),十堰房县(31°N;460m)4个试验基地对三交组合、单交组合和测验种进行田间试验鉴定。根据这些材料组合的田间表现以及利用Dudely等人提出的遗传参数来评价11份国内外优良自交系对改良华玉11的潜力,主要结论如下:(1)直接利用华玉11来测试外来自交系的育种潜力,效果不佳。(2)外来自交系与地方骨干种质杂交组成半外来种质再进行育种潜力评估,能更加真实、准确、全面反应外来自交系的育种潜力。(3)在利用外来种质改良优良单交种时,难以实现所有性状的同时改良。产量改良是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上述对外来自交系改良华玉11的潜力评价都是基于产量选择的基础上,综合各个农艺性状表现进行评价选择。研究表明H1(M54)和H11(郑58)为改良华玉11的最佳供体自交系,H1(M54)可改良华玉11产量、收获期含水量、抽雄期、吐丝期;H11(郑58)可改良华玉11产量、全生育期、抽雄期、吐丝期、株高和穗位系数。此外自交系H3(HZ127IM)、H4(M5972)、H5(PHG29)、H6(PHVA9)、H7(LH38)、H10(Recovered B73)对改良华玉11也有一定利用价值,但还需进一步评价。这些外来种质的利用方式为,H1(M54)、H5(PHG29)与Q736杂交选系后,再与Q1测配;H3(HZ127IM)、H4(M5972)、H6(PHVA9)、H7(LH38)、H10(Recovered B73)、H11(郑58)与Q1杂交选系后,再与Q736测配。(4)发现((Suwan×Tuxpeno)×美国系)这种新的杂优模式,在西南山区有较大产量潜力,但还需进一步验证。(5)SS种质,尤其是具有美国玉米种质背景的外来自交系对改良华玉11杂优模式(美国系×Tuxpeno)比较有利。
其他文献
水果采后病原真菌给采后造成很大损失,且病原菌已开始对常用的唑类和多稀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因此,新型杀菌剂的研发对于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鞘脂不仅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组份,而且还作为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生命活动的调控。在病源真菌中,已证明鞘脂在菌丝形成、孢子萌发和致病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其鞘脂合成相关酶的结构与动物中同源物显著不同,因此,真菌鞘脂代谢途径已成为动物中新型抗病原真菌药剂筛选的候
乌鳢(Channa argus),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鳢科(Channidae)、鳢属(Channa),分布于我国许多河流与湖泊,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对我国乌鳢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进行评估,对于乌鳢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Illumina Hi Seq 2000测序方法对乌鳢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并采用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开发乌鳢多态性S
农用无人机作为新兴的农业设备,相比于传统植保机械有着极大的优势,是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路径规划是农用无人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可以为无人机的遥控操作提供参考路径,而且能为进一步实现无人机的自主飞行制导与控制提供依据。路径规划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农用无人机的作业质量,但是目前关于如何提高路径规划质量方面的研究相对有所欠缺。因此本文以农用无人机的全覆盖路径规划为背景,考虑不同农田环境信息
最新的研究发现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简称Ov)种子富含两种双羟基脂肪酸,分别命名为武汉和内布拉斯加脂肪酸。相比于蓖麻油,诸葛菜籽油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润滑特性,但是双羟基脂肪酸合成途径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为了对诸葛菜种子双羟基脂肪酸合成机制有更好的了解,本课题在采集诸葛菜属另外一个种心叶诸葛菜(Orychophragmus Limprichtianus,简称Ol)的基
油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面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油菜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和现阶段为实现从低产到高产优质的第四次飞跃,提出了“三高”的育种目标,即高油、高产、高效,然而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对油菜产量危害极大的世界性土传病害,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提高,根肿病在我国油菜主产区有爆发的趋势,我国油菜产业的安全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培育抗根肿病的品种被认为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根肿病的措施,因此,利用本实
体细胞胚发生是植物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完整植株。柑橘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利用柑橘胚性愈伤组织可有效地保存其种质资源,但是部分品种在培养过程中其体细胞胚发生能力会逐渐降低甚至消失,给植物组织培养、离体保存和生物技术遗传改良造成严重障碍,保持并恢复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发生能力已经成为推进柑橘种质改良的重要举措。CsHB1是从具有较强体细
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的饮酒导致的一种进行性肝脏损伤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已成为世界性的疾病。已有研究表明,蜂花粉中丰富的酚类物质,能一定程度上干预和治疗肝损伤疾病。本课题以五味子、油菜和水飞蓟蜂花粉为材料,首先采用乙醇超声辅助提取、大孔树脂富集,分离得到各蜂花粉中的不同组成的酚类物质,通过多种体外抗氧化模型评估比较粗提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开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并受到一系列内外因素的调控。某些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生长从而开花的现象,称之为春化作用。其分子机制为持续低温处理可以降低或者沉默开花抑制因子的表达,从而解除了对开花的抑制作用。FLC(FLOWERING LOCUS C)是决定拟南芥开花时间的关键基因之一,编码一种重要的开花抑制因子,抑制下游“成花素”基因FT(F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基础遗传研究模式作物之一,且社会需求量仍处于持续增加的状态。玉米穗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量,而穗形态建成受到顶端花序分生组织发育的深度调控。因此,研究穗发育的遗传及分子调控一直是玉米分子育种的重要基础。前人研究报道一个TGA类bZIP转录因子FEA4(FASCIATED EAR4)在调节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和花序分生组织生长发育中起关键作用。引起我们关注的是,FEA4在茎尖
DN98×Q4是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新品种,它具有高产、抗病性好、抗倒伏、适应性强等优势,在2017年湖北省区试生产试验中以12600 kg/hm~2的产量排名第一,已经具有大品种的雏形。然而,它的收获期含水量偏高、株高穗位偏高、生育期偏晚且不适合机收。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本试验从国内外精心挑选了13份具有早熟、脱水快、株高穗位偏低等特点的NSS系作为供体来改良玉米品种DN98×Q4,来筛选出产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