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各界人士对中国到底是“加工车间”还是“世界工厂”展开了激烈的争辩,中国发展模式和印度发展模式的优劣比较也引起了广泛的探讨。拨云见日,实际上这些问题都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作用息息相关。
理论上将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归结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本文则选取出口促进效应作为研究的突破口,从产业或企业层面入手。直观的统计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出口水平的提高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但很少有文献就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进行过考察,而本文认为,只有将中国内资企业独立出来作为研究对象才能增进我们对外商直接投资作用的认识,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坚实有力的政策依据。这种效应即间接出口效应,它和外商直接投资外溢效应属于同一个逻辑范畴,也是本文的考察对象。
本文着重于实证研究。首先,我们将中国经济分为外资部门和内资部门两个部分。所谓的外资部门即国家统计局所定义的“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其余经济体归为内资部门。其次,我们把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出口效应分解为三个作用渠道,即技术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出口信息外部性,这其中,出口信息外部性往往被以往的文献所忽视。第三,本文的计量模型将内资部门的出口绩效作为因变量,并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间接出口效应三个作用渠道的代理变量,后者也是计量模型的核心变量。
本文利用地区样本、制造业样本和高技术产业样本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出口效应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间接出口效应的三个渠道并非总是发挥正面作用。省际面板数据和制造业面板数据表明,总体上看,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所从事的技术研发活动并不能有效促进中国内资部门的技术提升进而提高后者的出口绩效。外商直接投资给中国内资部门所带来的竞争效应则比较复杂,其强度受到产业地域分布、地区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口信息外部性是外商直接投资间接出口效应的主要渠道,其在地区和制造业样本中均表现出显著的正面效应。从不同类型的外商投资企业来看,外商独资企业在对当地中国内资部门企业的出口信息外部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在高技术产业的高密度投资不利于提升产业内内资部门企业的出口,外商直接投资间接出口效应的三个作用渠道在高技术产业均不显著。
本文的实证研究证明,在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外溢效应时,对其作用渠道加以区分将使我们看到和传统研究截然不同的景象,且结论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此外,对现有数据的深入剖析(比如本文对不同样本的考察和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得到一个更加完整、更加稳健的结论。文章的结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