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和企业的高额负债已引起越来越严重的问题。1999年8月4日,国家经贸委等部门正式出台了银行对企业债权转股权的具体方案、条件及范围。中国金融行业面临着一个新课题:债转股。 有人认为:债转股可以一举解决国有企业高负债一国有商业银行高不良资产这一双重困难,即利息负担的减轻有助于国有企业扭亏增盈,银行不良资产比例的降低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因此,债转股政策是一石二鸟的一步好棋。然而,在将银行不良资产转换为企业股权的实际操作中,涉及到的主体颇多(如:国家、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国有企业、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包括个人和机构在内的投资者)。各方利益存在冲突,也存在许多风险。债转股过程不是简单地由国家下指令,各相关单位照办就能做得好的。它是互相作用的利益各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经济行为的过程。 1999年以来,对债转股的研究也不少,并存在以下特点:1)以介绍性、宣传性为主,且大多只停留于定性研究;2)由于国家政策导向等原因,这类研究替企业考虑得多,替银行考虑得少;3)对债转股的宏观影响研究较多,而忽略了它对微观,尤其对银行个体的影响及其决策。 鉴于债转股涉及多方利益,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妥协与合作,笔者认为利用博弈论(game theory)的方法比较适用于描述和分析其过程中各方的理性经济行为。其实,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也将博弈论与许多经济行为联系起来,但用博弈论方法研究债转股这一新课题,国内还是个空白。 本文在考察了国内外银行不良贷款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析探讨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同一企业的多家债权银行之间的博弈关系以及国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企业(地方政府)等多方债转股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对推动我国银行债转股改革及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