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情绪对抑郁倾向大学生情绪诱发及注意力影响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很多人的精神将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以至于产生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此类精神疾病会对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许多不良影响,抑郁症也是产生自杀行为的原因之一,如今抑郁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不同年龄段面临着不同压力,大学是高中后进入的完全截然不同的下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中,很多学生面临着生活不适应、学业不适应、环境不适应等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此外,大学阶段是大多数人从学生时代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和生理问题,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各种疾病倾向,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加以干预,这些倾向终将演变为精神卫生疾病。已有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有很多潜在的抑郁倾向者,他们并没有在医学上被确诊为抑郁症,但已经出现了类似抑郁症的表现,如负性情绪持续时间长、对事物失去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等,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则及有可能发展成为抑郁症。笔者身处大学校园,深知对抑郁倾向大学生群体的关注是有必要且应该引起重视的。从黑胶唱片、磁带、便携式MP3到现在动动手指就可以听的网络高品质歌曲,音乐一直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影响着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背景音乐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情绪包含了作曲家想表达的感情,演奏家演奏时的感情,而听众是音乐的接收者。关于听众认知音乐的方式有两种机制,即情绪知觉机制和情绪体验机制,前者认为听众总可以通过音乐构成要素(如调式、和声、速度、节奏等)识别音乐的情绪,不同听众对音乐情绪识别的共性就来源于音乐的音响形态特征,后者认为听众聆听音乐以体验为核心目的,也就是说,听众听音乐就是为了感受音乐情绪,改善自身心境。本研究关注抑郁倾向者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根据情绪的多重诱发机制模型,音乐可以通过七种方式诱发情绪,根据脑干反射、情绪感染、节奏唤醒等理论,以及音乐的情绪体验机制,我们可以得知不同音乐情绪可以诱发被试的不同情绪体验。根据Beck的负性认知图式,抑郁情绪个体会更加倾向于对负性情绪的加工。由此设计实验一:情绪诱发实验,该实验探究了五种不同的音乐情绪是否会诱发抑郁倾向组被试与正常被试产生相同的情绪,这种情绪诱发程度在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实验假设为:所有负性情绪可能在两组被试间的情绪诱发程度上有差异,愉悦情绪在两组之间的情绪诱发程度无差别。本实验采用Ekman对情绪的分类方法,将音乐情绪分为悲伤、恐惧、愤怒、厌恶、愉悦五种具体类别,并在西南大学自制音乐库中找到相应类别的歌曲,每种情绪两首,正常组被试和抑郁倾向组被试在聆听音乐片段后根据自身主观感受对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强度以及自身情绪被影响程度做出主观判断,实验一结果证明,不同音乐情绪会诱发抑郁倾向者和正常被试产生相同的情绪,且两组间的情绪诱发在强度以及被影响程度上并无显著差异,抑郁倾向者体验不同音乐情绪的能力与常人无异,这与理论假设并不完全一致。根据实验一的理论依据及实验假设,抑郁倾向者可能会对悲伤音乐情绪产生认知偏向,这也应该表现在注意偏向上。根据注意力资源分配理论,个体的注意资源有限,如果同时进行的任务较多,个体会倾向于将注意资源分配给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任务,如果注意力资源已经分配完,再有新的任务产生时,个体就无法对其进行信息处理。有研究表明背景音乐会对前景任务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抑郁倾向者会对悲伤的情绪产生注意偏向,那么悲伤的背景音乐是否会影响抑郁倾向者的注意力资源分配。以往研究表明背景音乐会对正常人及抑郁倾向者的注意力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促进作用,也可能是负性的抑制作用,悲伤情绪的背景音乐在两组之间是否会产生不同呢。由此设计实验二:悲伤音乐情绪是否会影响抑郁倾向者注意力资源分配。实验假设为:相比较正常被试,悲伤情绪背景音乐会占用抑郁倾向者更多的注意力资源。实验采用点探测范式进行研究,两组被试一边进行前景点探测任务,一边聆听悲伤的背景音乐,实验结束后对两组被试在点探测任务中对探测点出现的位置判断的正确率和反应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抑郁倾向者在有探测刺激时的反应时长于正常组,正确率低于正常组,且差异显著,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相比于正常对照组,悲伤的背景音乐分散了抑郁倾向者更多的注意力,使其无法将精力集中于点探测任务。两个实验均针对抑郁倾向大学生展开,最终实验结果表明抑郁倾向大学生在音乐的知觉和体验能力与常人无异,但是对于悲伤情绪音乐的关注会更多。
其他文献
土壤颗粒特征(大小、形状、组合与聚合形态、表面性质)及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土壤颗粒-水-气界面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而影响了土壤的持水能力、抗剪强度等水土力学特性。当前颗粒特征、土壤水力学过程及土力学过程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但宏微观角度下颗粒特征及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对水土力学特性影响作用的研究依旧十分匮乏,此外鲜有学者定量计算孔隙盐溶液所引起颗粒表面电场、颗粒间物理化学应力的变化及其对土壤抗剪强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纽约为艺术的前卫性和创造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国家经济的强盛促使文化愈发繁荣,艺术的风向开始转向美国。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街头涂鸦闯入了美国当代艺术家的视野,产生了一种比波普艺术更加生活化的艺术态度,层出不穷的艺术新门类带给美国一种更加开放的状态。涂鸦艺术常常被评论家定性为大众、商业、流行、娱乐和消费文化的代名词。涂鸦艺术着重传递轻松、自由、活跃且富有张力的精神力量,这符合后现
进入新世纪以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新假期制度的颁布实施,使得我国逐渐走向休闲经济时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让人们的休闲意识逐渐増强。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为人们带来多样化的休闲环境,另一方面也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互联网大数据为地理学科研究者们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空间数据中微观描述的不足,能够更详细地描述微观主体的行为和活动。国内外学者对于各类休闲设施展开了多角度的
2018年我国梨树栽培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94万公顷和1640万吨,均占全世界总量的68%,是我国仅次于柑橘和苹果之后的第三大栽培果树。近年来,盲目追求产量而过量施入化肥,带来了梨园土壤酸化、有机质降低、土壤养分失衡和果农经济收益减少等问题。因此,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目标产量对梨园进行合理施肥与种植管理,在提高养分利用率,增加产量与降低成本,改善土壤肥力和环境污染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
1971年,心理学家利希滕斯坦和斯洛维克在一次模拟决策实验中第一次发现偏好逆转现象,该现象是指个体在进行选择和定价的时候,会产生不一样的偏好。偏好逆转现象违背了传递性、替代性等偏好公理,对该现象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自其被发现以来吸引了大量的经济学家、心理学家的兴趣和关注,他们设计了不同的实验范式、使用不同的实验材料、从不同的实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同时,其发生的情境也非常广泛,在人事招聘、消
背景: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5-HT2A受体)是广泛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重要的5-羟色胺受体,其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许多精神疾病有关,在一系列精神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靶点。感觉门控是指在充满刺激的环境中,从显著的感觉信息中过滤无关的感觉信息然后执行与注意力相关的认知过程,从而对显著的刺激做出反应。前脉冲抑
川东平行岭谷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是我国东北-西南走向山脉组合最整齐地区,亦为世界上最典型的褶皱山地带,与美洲的阿巴拉契亚山和安第斯-落基山并称为世界三大褶皱山系。在地理学家眼中,这种岭与谷相互平行的地貌组合形态是一种极具代表性与吸引力的地理现象。川东平行岭谷区内的山脉广泛分布可溶性碳酸盐岩,在水文地质作用下,形成“土在楼上,水在楼下”的二元空间结构。岩溶地貌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敏感,污染物在土壤圈和
绘本是一种蕴含丰富视觉图像的艺术形式,基于绘本展开的美术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意思维、审美感知、图像识读、文化理解等素养的养成。然而,当前绘本美术课堂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反映了现阶段的绘本美术教育理念滞后于时代发展,不足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具身认知理论主张人类的认知源于物理感官和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这正与绘本阅读的情景性,以及美术创作的实践性相通,对绘本美术教育的革新有着独特的启
元话语作为一类常见且重要的语言现象,已成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以往对元话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语篇及课堂话语等方面,很少有对慕课教师话语中的元话语进行研究并通过其分析慕课教师语用身份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Hyland(2005a)的互动模式以及陈新仁(2013)的语用身份论对中美慕课进行对比研究,探究慕课教师的元话语使用特点以及其中的语用身份构建。具体来说,本研究拟回答以下三个
在紫色砂页岩上形成的紫色土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土壤之一,但其成土土壤结构松散,具有较高的入渗性能,同时坡耕地中根孔、虫孔等大孔隙优先流通道进一步增加了土壤入渗水分,入渗的水在近地表弱透水层上方形成近地表水流。近地表水流会减弱土壤的胶结能力,削弱土壤抗侵蚀能力,加剧土壤侵蚀。近地表水流作用下会造成强烈的土壤侵蚀。本文以坡耕地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限定性细沟模拟冲刷试验,从土壤弱透水层上方供水,通过控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