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监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犬单肺通气期间血流动力学、肺水、氧合和凝血机能的变化来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技术在胸科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特殊性;寻求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单肺通气期间的生理极限或临界水平(Hctcrit),确保单肺通气病人实施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的安全。 方法 3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体重12-21kg,随机分为4组(H0,H1,H2,H3),每组8只。用氯胺酮(8mg·kg-1)、硫喷妥钠(15mg·kg-1)和维库溴胺(0.12mg·kg-1)诱导后支气管插管,接呼吸器间歇正压单肺通气(FiO2=100%,VT为12~15ml/kg,f为6~10bpm,维持PETCO2于30~40mmHg)。H0组在稳定10min后,测定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然后处死动物用重量分析法分别测定通气侧和非通气侧肺水作为对照。H1组,H2组和H3组完成单肺麻醉后经股静脉以80ml·kg-1·h-1的速度用6%的羟乙基淀粉(贺斯)行AHHD,分别将红细胞比容(Hct)降至25%,20%和15%水平。稳定10分钟后用同样方法分析肺水。(其中H3组经右侧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经股动脉置入热稀释导管,连接连续心输出量仪和多功能监护仪,分别在双肺通气,单肺通气,Hct=25%,Hct=20%,Hct=15%时测定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抽取动脉和静脉血样测定血气指标、凝血参数)。 结果 所有血液稀释犬均达到所要求的Hct,各时点的补液量分别为53.88±21.76ml·kg-1,76.83±20.39ml·kg-1,97.91±30.47ml·kg-1。单肺通气后,CO、SV、HR、SVR、SBP、MAP、DBP、GEDV等均无明显变化(P>0.05),血液稀释后,HP、SBP、MAP、DBP在各血液稀释水平仍无明显变化(P>0.05),CO、SV、EF、CVP、GEDI随血液稀释程度的加深而明显增加(P<0.05),同时意理荡.方舅旗泌…形释对翼形;通气光施毓劝力学、命欢、氛冷和澎应次醋的矛晌沪戈‘茄要S呱显著降低护<0.05);单肺通气后动脉,!}I一PH值,Pao:明显下降(p<0.05),saOZ无明显变化(P>o.os),PaCO:明显增高(p<0.05),Jt一液稀释后各水平的pH、pa02和sao:均未继续卜降,Paco:继续增高(P<o、05):单肺通气后氧供下降至最低值(763 .95士一99.55 mlzminzmZ),稀释后氧供开始增力[!,Hct在25%时达最高值(1一42.05士302.79 ml/min/mZ),氧耗也增加,Hct在20%时氧供、氧耗和氧摄取率与H以在25%相比并无明显变化(P>O.05),Hot在20%以下出现病理性氧供一耗依赖现象;单肺通气犬肺水系数(Qw)的基础值在非通气侧肺(4 .03士0.76 ml·g“)大于通气侧肺(3.69士0.67 ml·g’‘),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稀释后在各水平均有增加,但在H以为15%时才有显著性增加(P<0,05),随总肺水的增加,非通气侧Qw增加趋势更为明显(P<0.05);单肺通气犬血管内肺水的基础值在非通气侧(一63士o.ssml·g一‘)小于通气侧肺(一97士0.52 ml·g一‘),但亦无统计学意义(P>O.05),血液稀释后在各水平都有明显增加,增幅相似,并无明显差别(P>O.OS)。HES在各血液稀释水平均对凝血机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即使Hct在20%左右也未出现明显的凝血机能障碍。 结论 全麻单肺通气对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AHHD后随血液粘度下降,外周血管阻力明显下降,出现血流动力学亢进现象。单肺通气犬用贺斯行AHHD时,随血液稀释程度的加深,非通气侧肺发生肺水肿的潜在危险大于通气侧,但即使血液稀释达深度,由于肺水强大的代偿调节能力,也不易发生临床肺水肿。氧供和氧耗在Hct<20%出现病理性氧供一耗依赖。因此AHHD可以应用于单肺通气,生理极限为Hct二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