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系统的选拔过程似乎都是以能力标准为主要考虑内容,但许多研究者发现,非能力的身份性特征仍然对人们的受教育机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家庭背景与教育获得之间的联系,几乎跨越国界而普遍存在。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弱化这种联系,但是几乎毫无例外地,这种联系仍然存在着。
本文借用教育学对高等教育公平与社会学对社会分层的已有研究成果,探讨当前不同家庭背景子女的高等师范教育入学机会差异问题。采用问卷调查与学生学籍卡片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在沈阳师范大学中的分布情况。问卷调查主要是获取现在沈师大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分布信息,分析新时期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入学机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而查阅学籍卡片主要是了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在高师院校中不同专业领域的分布状况以便与现在的分布状况进行历史比较。同时,从纵横两个纬度展开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高等师范教育入学机会问题的分析:从纵向上,比较研究在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及收费制度推行前后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高等师范教育入学机会的变化情况;从横向角度出发,探讨沈师大中不同专业领域的入学机会差异状况。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导致我国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高等师范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原因。同时,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及经验,探寻缩小高等师范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现实道路。
文章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为总体说明部分,对问题提出、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第二大部分是第三、四、五章,为具体研究部分,主要从不同家庭背景下的父母文化程度和所处社会阶层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的现状和原因分析阐述;第三大部分是第六章,为反思部分,主要针对先前的研究进行了现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