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转移支付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东中西区域间比较分析

来源 :兰州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rc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自1994年正式确立以来,对于均衡区域间财力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财政转移支付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较大的背景下,应重视财政转移支付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所产生的可能影响。本文选取2009-2018年我国28省份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财政转移支付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由于财政转移支付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效果,会受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及地方政府财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别,所以本文分东中西不同区域,分别分析财政转移支付与各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论如下:由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在分配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中西部地区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远高于东部地区,且东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三区域中最小。所以财政转移支付对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最好,财政转移支付每增加1%,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约缩小23.7%;对于东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次之,财政转移支付每增加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15.54%;而对于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最小且不显著,财政转移支付每增加1%,城乡居民收入仅缩小1.22%,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财力低下,其所获得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更多地用于弥补日常性开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支持本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对于农村及农村居民补助的较少,因此,财政转移支付对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并不显著。
  基于以上结论及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保障财力均等化基础上,适当均衡各区域间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第二,稳定专项转移支付比例,提高农业、农村相关转移支付比例;第三,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合理分配一般性转移支付;第四,规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效率;第五,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
其他文献
发展全域旅游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战略,通过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核心,带动区域其他产业发展,以实现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出,在很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了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也就全域旅游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这些对全域旅游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主导作用,只有切实履行相应职能,促进旅游业与其他领域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水
学位
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最基层的政府机关,其服务对象是基层的群众,乡镇公务员的形象与政府形象、机关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打通政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尤其是随着服务型政府的打造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乡镇政府和公务人员的监督越来越广泛,对乡镇公务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是,越来越多的乡镇公务员开始出现精神疲倦,对待工作时而推诿,时而拖沓,积极性不高,导致工作效率不高,进而影响政府形象。  近年来,河北省定州
学位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养老问题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使传统养老服务不再完全适应当前老年人的需要,这为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嵌入式社区养老可以使老年人不用离开原有生活环境,就能得到妥善的照料,而且养老服务的价格也更容易使老年人接受。这种养老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极具可行性的养老选择。在此背景下,本文打破传统的研究思路,从需求视角出发,将太原市60岁及以上老
学位
学位
河北省在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同时,空气质量问题不断加重,这对当地人民健康和城市形象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随着近几年河北省农村“煤改气”等清洁用能政策的推行实施,河北省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的同时,也大刀阔斧的改变了居民们的传统用能方式。  “煤改气”政策在全省农村地区的推行,农村覆盖天然气的通气面积比较大、受益人群也比较广泛。但从实施和运行的过程中,随着“煤改气”政策在农村市场的不断深耕,也暴露出了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政府和居民的健康互动”。要打造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就必须扶持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这是提高社区建设水平的保证。随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角色的转变 ,将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中的其他主体转移,社区社会组织因自身的灵活性、草根性等独有特点,可以有效承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学位
中国从2015年开始实现资本净输出,从2016年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占比首超一成,逐步转变为对外投资大国。本文在中国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大国的背景下,从知识产权保护这一视角,运用拓展的引力模型,采用从2008年至2017年共33个东道国的数据,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问题,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中国未来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区位选择提供对策建议。  第一,首先对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理论的
中国经济发展同时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部门多次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近年来,为了改善环境污染,国家环保部门不断完善各种环境规制政策,加强环境规制强度,以减轻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环境污染。目前,制造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在转型过程中需要特别处理好制造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间的关系。  首先,本文选取制造业企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离散模型(probit模型)来实证检验全样本和不同市场化程
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西北五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分析,然后选取了西北五省“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的营运里程、客运量、货运量三个指标,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描述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现状(本文以公路、铁路、航空交通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  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出模型,基于1978-2017年西北五省的数据,通过相应的检验,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西北
学位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提高供给质量、增强创新活力、提高整个社会全要素生产率,确保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应明显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的综合产出效率,全要素生产率越高则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越强。为贯彻创新驱动的新发展理念,甘肃建立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推进全省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经验、做出示范。因此,本文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为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