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低速二冲程柴油机NO_x机内净化措施三维仿真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20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用二冲程柴油机功率大、热效率和可靠性高,已经成为船舶运输的主要推进动力源。船用低速二冲程柴油机使用重油作为主要燃料,经济性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污染物排放问题十分严重。国际海事组织(IMO)对于NO_x排放量的限制值逐渐严格,其中在2016年开始执行的Tier Ⅲ排放标准对NO_x的限制值比上一阶段Tier II降低了74%~76%。由此可见,为了使船用二冲程柴油机NO_x排放满足Tier Ⅲ标准,开发船用柴油机NO_x控制技术刻不容缓。本文使用CONVERGE软件对船用二冲程柴油机进行三维仿真。首先根据柴油机结构参数搭建三维模型,依据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基础工况下缸内当量比、氧浓度、温度和NO_x的分布,为后文分析研究奠定基础。对原始模型中喷油器的结构参数设置进行修改,分别分析喷孔直径、喷孔数量和喷油角度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喷孔直径通过影响喷油压力,对NO_x排放的影响程度较大,在0.90~1.05 mm范围内几乎成线性关系,孔径每增加0.05 mm,NO_x排放量下降约16.7%;喷孔数量和喷油角度分别影响油束在空间横向和纵向的分布,进而影响燃烧情况。在原始模型中分别应用EGR和米勒循环,设置了多种EGR率和米勒正时方案,通过观察缸内参量的分布、温度、NO_x排放和油耗等,分析了EGR和米勒循环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EGR能显著降低NO_x排放,随着EGR率的升高,爆发压力和缸内温度下降明显,NO_x排放整体呈“倒S”形下降,在31%EGR率达到Tier Ⅲ标准,此时油耗比原机上升9.6%;米勒循环对缸压有较大影响,随着米勒循环程度的加深,NO_x排放量近似线性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为进一步研究喷油器参数设置对NO_x排放控制的潜力,将喷孔直径分别与喷孔数量和喷油角度耦合,经分析选出了三个优化方案S1、S2和S6,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NO_x排放和油耗的关系。为减小EGR废气中颗粒物和硫化物对设备的影响,需降低所使用的EGR率,将EGR与米勒循环耦合,选出了两个耦合方案EM3和EM8,其NO_x排放达到Tier Ⅲ标准,但油耗有所上升。为控制上述方案EM3和EM8的油耗增长,将其分别与喷油器参数设置的三个优化方案S1、S2和S6结合,研究EGR、米勒循环和喷油器参数设置三者对NO_x和油耗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三者耦合可以有效降低油耗,并保持NO_x排放量基本不变。在三者耦合方案中选出两个满足Tier Ⅲ标准的方案EM3S2和EM8S2,其油耗分别比EGR耦合米勒循环的方案EM3和EM8下降了5.67%和4.95%,可以作为船用二冲程柴油机实现Tier Ⅲ标准的可行方案。
其他文献
随着大量深海油气田、伴生油气田和边际油气田的发现,与固定油气勘探平台相比,FPSO在投资少、建造周期短,可重复利用等方面的特点日益突出。FPSO在海洋工程领域占据越来越重
二氧化碳相变致裂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煤层卸压增透技术,适用范围广、致裂效果好。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控制孔在二氧化碳相变致裂中的作用机
在军事领域中,无人机集群通常会面对强电磁干扰、无线电监听等复杂的作战环境,为了能够保障复杂环境下无人机集群内隐秘、稳定的机间通信,利用无线紫外光重构机间通信网络的
当今社会,光催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研究者对于光催化材料的研究方向逐渐拓宽。化工类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有机废水,严重污染了人类生存的水环境,对人体健康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因其有成本低、安全、对起降要求低等优势,在军民用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的无人机将会朝着实战化、智能化、人机混合编队等方向发
近年来,为了提升现代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医学图像处理占据重要作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因为具有对病变组织敏感、成像清晰、组织和器官明显
化学发光是指由化学反应引起的发光现象。化学发光分析是利用化学发光反应,对化学发光物质由激发态跃迁回基态发出的光信号进行测量的一种分析方法。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因其具
能源转换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为了找到活性好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材料来解决能源转换问题,科学家们研究了大量的金属和非金属催化剂材料。其
随着微加工技术的发展,光学超材料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领域。金属-介质是超材料的重要组成单元,在金属-介质型超表面中,由于光子和电子在金属-介质界面上的完美结合,激发
重介质洗煤悬浮液密度和液位的控制精度直接关系到洗煤效果。目前,洗煤厂通常只关注密度的调节;然而,随着生产过程持续进行,液位不断下降,严重时甚至无法实现对密度的稳定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