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诈骗罪是司法实践中一种较为常见、多发的侵犯财产犯罪类型。近几年来,随着网上交易的日益风靡,出现了一些诈骗犯罪的新形式,如利用网络、电话引发的各类诈骗案件:“网上交友骗钱案”、“短信中奖诈骗案”以及“网购红包诈骗案”等。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诸如与传统诈骗罪理论不符的案件以及在具体案件中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定罪争议等问题。所以我国的刑法理论需要与时俱进,对现有的理论进一步的完善,为司法实践提供支持。本文主要从被害人的视角来详细论证诈骗罪中财产处分行为的几个方面,借鉴了许多前辈的研究成果,构建了自己知识框架。本文中主要运用对比分析和辩证分析的方法以及案例分析法,使文章观点更加具有合理性。关于财产处分行为,笔者主要从财产处分行为的主体(处分权能)、主观因素(处分意识的内涵)、客观因素(处分行为的表现形式)三方面来详细论证。财产处分行为作为诈骗罪既遂的必备条件之一,是连接欺骗行为与财产损失的一个桥梁,在诈骗罪中处于核心位置,其存在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研究财产处分行为的主体范围与资格,主要是探讨处分行为的适格主体。只要具备正常辨别事情、处分财产能力的人,就可以处分财产。另外论证了机器能够成为诈骗罪中财产处分行为的主体,其理论依据是机器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表达人的意愿,机器作为拟制的人,处分财物。法人能够成为财产处分行为的主体,作出财产处分行为。另外具体分析诈骗行为无论发生在两方之间、还是三方诈骗(三角诈骗),处分人应该具备处分财产的权限与地位。其次,详细介绍了处分行为的主观因素--处分意识,处分意识的内涵是处分者认识到自己是将把某种具体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转移给他人占有,并根据自己内心意愿自由地做出此种决定,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例如者胁迫)。处分意识包含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处分意识的认识因素体现了处分人对于转移给他人的财物和财产性利益的认识程度,对财物的数量、价格、质量、种类不需要有清晰、准确无误的认识,只要认识到转移对象,就存在处分意识。并具体分析对处分对象认识程度的不同,是如何影响处分意识是否存在。意志因素为处分人处分财产时的心理状态,能够自主地决定处分对象、方式、时间、地点等。然后,主要分析了财产处分行为的客观因素‐‐‐处分行为,关于处分行为的内涵,笔者同意占有转移说,只要转移占有就完成了处分行为。判断依据是客观上行为人能够自由支配处分人所交付的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而处分人失去了对财物的控制。具体分析了几种处分行为,交付、毁坏和抛弃、以及债权债务的处分,如何影响处分行为认定、诈骗罪成立。最后,结合现实案例,具体分析了财产处分行为在司法实践中重要作用,总结前几部分的理论,前后呼应。处分行为是如何在盗窃罪与诈骗罪之间画出一条清晰的界限。论文中,根据需要穿插各种案例,分析了财产处分行为是如何影响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诈骗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诈骗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之间的界限。希望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定诈骗罪中的财产处分行为,将符合该属性的行为以现有的诈骗罪条款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