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江苏省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现状,分析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主客观因素,并为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提出建议。
研究采用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问卷(该问卷在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问卷和高校教师职业认同问卷基础上修订而来),结合对部分高校辅导员的质化访谈,围绕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职业意志、职业技能的感知这六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程度普遍较高。与男性辅导员相比,女性辅导员更喜爱辅导员职业,认为从事该职业体现自我价值,愿意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30岁以下的女性比男性辅导员职业认同程度低,而31-45岁的女性则比男性高,45岁以上男女无差异;不同学历水平的高校辅导员在职业认同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大专、本科学历的高校辅导员而言,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略高;不同工龄的辅导员在职业认同上存在差异,工作了5-10年的辅导员易产生职业倦怠,职业认同程度低;不同月收入水平的高校辅导员在职业认同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月收入越多,职业认同程度越高;不同行政级别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行政级别的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度逐步提高;不同职称的高校辅导员在职业认同上存在显著差异,辅导员职称越高,其职业认同程度提升;不同学校类型的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省重点高校的辅导员职业认同度最高,其他依次为省普通高校、省民办高校、省大专院校。
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之分。主观方面为辅导员个体心理和能力素质因素,客观方面为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因素,由此提出以下建议:辅导员应自觉强化对职业角色和职业价值的认同;建立有利于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工作环境,如建立激励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加强专业培训;提高辅导员工作待遇,构建和谐的环境,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