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制定并实施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检验干预方法的应用可行性,为日后提高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提供建议。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收住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74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为常规健康教育和运动自我管理干预随访,对照组则为常规健康教育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不同时间卒中痉挛性偏瘫评分、MBI评分、运动功能评分、Berg平衡评分、起立-行走及10米步行用时、GSES评分,资料收集后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并评价患者的痉挛性偏瘫程度改善情况及运动功能恢复水平。研究结果:(1)痉挛性偏瘫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两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的痉挛性偏瘫评分、MBI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干预后的4周末、8周末、12周末与干预前的的痉挛性偏瘫评分、MBI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FMA运动功能,两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干预后的4周末、8周末、12周末与干预前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平衡能力,两组干预后Berg平衡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干预后的4周末、8周末、12周末与干预前Berg平衡评分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起立-行走测试(TUG)及10米步行测试,两组干预后不同时间起立-行走用时及10米步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干预后的4周末、8周末、12周末与干预前的起立-行走用时及10米步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两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的GSE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干预后的4周末、8周末、12周末与干预前GSE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结论:将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运动自我管理干预应用于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经过12周的干预,观察组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痉挛性偏瘫程度和生活质量,提高了运动功能评分与平衡能力,其步行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也优于对照组患者。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运动自我管理模式,是有效的,可广泛应用于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