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综合评价漳卫南运河流域的水体污染状况,于2011至2012年对漳卫南运河流域19个采样位点进行调查研究,对其水体的化学指标进行现场测试,并对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浮游动物群落以及底栖动物群落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如下:
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95种(变种),隶属于8门131属。其中,绿藻门的种类最多(159种),硅藻门次之(110种),再次为裸藻门(56种)和蓝藻门(49种)。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平均值为21.672×106 cells/L,夏季最高为33.5×106 cells/L,秋季最低为12.21×106 cells/L,其中绿藻门最多,为11.67×106 cells/L;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值为25.96 mg/L,夏季最高为54.43 mg/L,秋季最少为6.33 mg/L,其中绿藻门最多,为11.09 mg/L。通过计算浮游植物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从不同方面研究漳卫南运河流域的浮游生物多样性水平。其浮游植物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3.05~3.93,平均值为3.49,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2.14~3.47,平均值为3.01,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0~0.62,平均值为0.55。结果表明,该流域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在夏季最高,春季次之。
共鉴定原生动物71属,127种;轮虫29属,105种;枝角类10属,21种;桡足类3种;所监测浮游动物平均细胞密度为116.536×103 cells/L,其中原生动物的数量最多,其密度为112.642×103 cells/L,所占百分比为96.66%,轮虫的数量第二,密度为3.798×103 cells/L,所占百分比为3.26%;桡足类的数量为第三,密度为0.0567×103cells/L,所占百分比为0.0487%;枝角类的数量最少,密度为0.0395×103 cells/L,所占百分比为0.03%;浮游动物群落构成主要以原生动物为主,轮虫次之,枝角类和桡足类中出现较少,主要以微型裸腹潘、剑水蚤和桡足类无节幼体为主,浮游动物的数量相对比较大而其种类却比较少,这是水体受污染的一个表征。浮游动物的平均生物量为13.187mg/L,春季平均生物量最大,为17.159 mg/L;秋季最小,为5.805mg/L。其中,全年原生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密度为3.379 mg/L,轮虫的平均生物量密度为2.667mg/L,枝角类的平均生物量密度为6.458 mg/L,桡足类的平均生物量密度为0.683mg/L。
共鉴定出48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寡毛类9种,占整个种类的18.75%;水生昆虫21种,占总数的43.75%;软体动物16种,占总数的33.33%;其它类群2种,占总数的4.17%。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季节变化为:寡毛类在夏秋两季均为7种,春季为6种;水生昆虫在夏季最多,为16种,秋季次之为11种,春季最少为7种;软体动物夏季最多为7种,秋季次之为6种,春季最少为5种。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为186.24ind./m2,寡毛类占总密度最大,为51.84%,水生昆虫占总密度其次,为44.92%;底栖动物年平均生物量密度为2.79 g/m2,寡毛类为59.88%,软体动物为20.80%,水生昆虫为17.21%,其它大型底栖动物占比率为2.12%。漳卫南运河流域春夏秋三季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春季(220.82 ind./m)>夏季(181.16 ind./m2)>秋季(153.39 ind./m2),三季度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密度表现为春季(6.61 g/m2)>秋季(1.48 g/m2)>夏季(1.46 g/m2)。从全年底栖动物密度组成来看,寡毛类所占的比例最大,为51.9%;从全年底栖动物的生物量组成来看,寡毛类的比例最大,占所有大型底栖动物总量的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