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人类的欲望随着物质的发达不断膨胀,自制这一美德也在追求物质满足的过程中慢慢消失。正是因为自制美德的缺失,当代社会的问题更加凸显,相关部门权利的滥用与监管的失位,资源的浪费与过度开发,这些因素都使得整个社会不能正常、平顺的发展。同样作为整个社会组成部分的个体,也会迷失在无节制的自我欲望满足当中,影响社会的公正有序,资源的过渡开发等问题。因此,在亚当·斯密的道德伦理学中,谨慎、仁慈、正义、自制作为人类的四大美德,并将"自制"作为践行其他三种美德的基本保障。研究亚当·斯密的自制美德不但可以给个人塑造自身品格带来重要启示而且更能运用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去。十八世纪的英国正处在辉煌的启蒙时代,诞生了具有影响力的道德情感主义。在西方伦理学史上,传统学者认为在道德的形成中理性起了主导作用。斯密作为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杰出思想家,他思想的形成受到了很多当时的著名思想家的影响和指导。比如,沙甫慈伯利认为道德的起源是情感,善与恶产生与情感,弗朗西斯·哈奇森提出“道德感官”,旨在说明“道德感官”如同外在感官一样,具有是道德价值判断的功能,可以感知道德上的善与恶。大卫·休谟则是在联想主义的观点上提出了同情学说,斯密吸收了休谟的同情学说中的同感理论,同情不仅仅是对不幸而产生的悲悯,也是对快乐而产生的愉悦感。但斯密与休谟对同情的理解却有不同之处,休谟认为同情具有加强当事人的原始激情的作用,而斯密认为大多数情况下同情是衰减了当事人的原始激情,继而产生了不同的道德判断。斯密的道德判断是合宜性,合宜性是斯密提出的自制美德的核心,而休谟的道德判断是苦乐感。通过了解斯密的同情观,掌握斯密自制美德的产生和其核心——合宜性,学习如何获得自制美德,并讨论自制美德与其他美德的关系,能够指导我们现实生活。亚当·斯密的"自制"美德的含义是控制那些难以抑制的激情,"自制"的主要对象有两类:一是恐惧和愤怒等;二是舒适、享乐和赞扬等。"自制"的目标是寻求合宜性。合宜性的目的就是将激情控制在一个合理且为旁观者所能接受的程度,以实现他人的理解和同情。斯密认为,一个具备自制美德的人,他在任何场合,都具有控制不合宜的情感和行为的能力,这样的人则可称为一个“道德人”。但是斯密的美德论又具有局限性,斯密曾经在死前的两周烧毁了十八巨册手稿,专心致志修正《道德情操论》第六版。考察斯密的第六版修改、补充的内容,发现斯密晚年的观点与早期的观点相悖,特别是在对财富所能带来的积极面产生了质疑。斯密发现曾经作为社会希望的商人阶级逐渐变的唯利是图,缺乏公共精神和道德担当,他害怕自己的这一套道德理论体系也可以走向另一套逻辑,走向道德败坏。所以斯密在他晚年着重重新编辑了第六版《道德情操论》,新增了第六卷,论美德品质,同时还使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了第三篇,关于自制美德的理论。提出自制美德的唯一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按照合宜性的原则和对公证的旁观者的尊重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指导其他三类美德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