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益生菌是指对宿主健康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在防治腹泻、缓解乳糖不耐症、降低血清胆固醇、缓解过敏、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益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药品生产领域中,其中在食品领域中约80%的益生菌产品为乳制品。益生菌产品中益生菌数量和种类的标示、实际存活状态备受消费者关注,国内有关这方面的调研鲜见报道。本研究结合传统的微生物活菌计数方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技术,对市售28种益生菌产品(20种酸奶和8种药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以一株人源性粪肠球菌为对照,对酸奶样品中的乳酸菌分离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调研的绝大多数益生菌产品的活菌数量高于106 CFU/mL,然而酸奶产品中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类的微生物数量在总菌中仅占极少比例。DGGE和测序结果表明,所有酸奶产品中均未检测到标识菌双歧杆菌的存在,部分产品中未检出标识乳杆菌的存在,而所有样品中均有非标识的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存在。此外,在部分产品中还检测到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 sp.)和沙雷菌属(Serratia sp.)等微生物。相比于酸奶类产品,药品检测结果相对较好,然而仍有菌株混乱的情况存在。尽管DGGE可检测出产品标识中含有的菌株,然而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瑞士乳杆菌(L.helveticus)、干酪乳杆菌(L. casei)、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保加利亚乳杆菌(L. bulgaricus)、詹氏乳杆菌(L. jensenii)和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等一些标识上不存在的菌株也被DGGE所检测到。益生菌对消化道环境的耐受性,以及对病原菌的抑制能力是评价益生特性的基本条件。通过传统培养方法结合测序技术,有选择性地从酸奶样品中分离得到8株乳酸菌(L.bulgaricus YH001, B. longum YH002,S. thermophilus YH003, Bifidobacterium sp. YH004,B.lactis YH005,L. casei YH006, E. faecalis YH007和L. acidophilus YH008),对它们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分离菌株对致病菌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可耐受一定程度的低pH和胆盐。其中L.bulgaricus YH001和B.lactis YH005对所测试的8株常见致病菌具有广谱抑菌作用,L. bulgaricus YH001和B. lactis YH005具有广谱抗菌能力,而L. bulgaricusYH001和B. longum YH002则具有良好的酸性和胆盐耐受性。在pH 1.5时,活菌数在105 CFU/mL以上,牛胆盐浓度0.3%时,活菌数达到1O5 CFU/mL。相对于人源性粪肠球菌,分离菌株的耐受性较差。本研究为全面了解我国益生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部分数据,为今后指导益生菌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