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浸润性乳腺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lige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乳腺癌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一。浸润性乳腺癌占乳腺癌患者的 80%左右。但是,我们对于乳腺癌,特别是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机制研究得还不是十分的清楚,近些年来,有关乳腺癌,特别是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浸润、转移及血管淋巴管生成的研究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1905年若贝尔奖获得者Ellie Metchnikoff最早发现了巨噬细胞。作为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根据其活化状态和功能,巨噬细胞分为经典激活型(M1)和替代活化型(M2)。在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表现为一种免疫抑制、促进肿瘤进展的能力,这种巨噬细胞被认为是M2型巨噬细胞,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研究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恶性肿瘤中广泛浸润,TAMs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有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中的浸润情况,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浸润、转移及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研究,国内外罕见报道。   本研究是选用40例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其中淋巴结转移 20例、无淋巴结转移 20 例组织作为实验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实验方法( SP 法)来检测CD206、ki-67、VEGF-C的表达情况,探讨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TAMs的浸润与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1.选取 40 例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其中淋巴结转移 20 例、无淋巴结转移20例组织作为实验对象。   2.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免疫组织化学的实验方法( SP 法),检测 CD206、ki-67及VEGF-C在40例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其中淋巴结转移 20例、无淋巴结转移 20 例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 TAMs浸润与淋巴结转移、ki-67表达、VEGF-C表达之间的相关性。   3.采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是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四格表 χ2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是用 Pearson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示,检验标准是以α=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   结果:   1.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组中 TAMs 的浸润数量明显多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   2.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 TAMs 的浸润数量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   3.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 TAMs 的浸润数量与 ki-67 表达无关(P>0.05)。   4.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组中 VEGF-C 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   5.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 TAMs 的浸润数量和 VEGF-C 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   结论:   1.TAMs的浸润数量与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可能无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2.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 TAMs 的浸润数量与淋巴结转移和VEGF-C表达呈正相关,推测 TAMs可能是通过分泌 VEGF-C促进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浸润及转移。
其他文献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提高理解能力,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对于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人来说,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克服两个习惯。  一、克服“對号入座”式的习惯。  例如有一首关于肇庆七星岩的诗。其中有两句是"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其英译文是这样的:  Borrow a pool of water from Hangzhou West Lake,  Remo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ML比格指出:“学习的效率,大半依靠学生们所学得知识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可见学习迁移是影响学生学习效应的一个基本问题。为此,教学生活中教师要“善教”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重视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善学”探索科学的学法,学习时自觉进行学习迁移,克服干扰,从而提高学业成绩,真正做到“学会学习”。  物理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正迁移的发生,防止负迁移的产生  1 建构知识、技
期刊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是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动力。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尤显重要。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立足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火花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若好之者,好之者莫若乐之者。“知之,好之,乐之”代表了不同的学习境界,“乐之”是最高境界。如果说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生命的一段历程,如果在历史课堂上
期刊
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文理分流的趋向.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第一学期的前半期尤为重要。  初二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自豪,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发现,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而且女同学占多数.因此,为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起始阶段
期刊
在教学中,我觉得精心设计开放性练习,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谓开放性练习是指一个数学问题,它的答案不唯一或多种解法。开放性的题目大多包括: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等,因而它的解题策略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开放性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表现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那么应如何设
期刊
紧扣时代脉搏,洞察天下大事及大势,是优秀高考文科生应有的素质。与此同时,在高考文综的命题指导思想中,以近期社会实践的事件为素材,来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其中重要的思路之一。这里的素材,主要是国内、国外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的重大的事件。  根据高考的这一命题指导思想,高考文科生复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认真分析时政热点并回归教材。  然而,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数也数不清的各类各样、大大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