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乳腺癌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一。浸润性乳腺癌占乳腺癌患者的 80%左右。但是,我们对于乳腺癌,特别是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机制研究得还不是十分的清楚,近些年来,有关乳腺癌,特别是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浸润、转移及血管淋巴管生成的研究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1905年若贝尔奖获得者Ellie Metchnikoff最早发现了巨噬细胞。作为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根据其活化状态和功能,巨噬细胞分为经典激活型(M1)和替代活化型(M2)。在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表现为一种免疫抑制、促进肿瘤进展的能力,这种巨噬细胞被认为是M2型巨噬细胞,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研究发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恶性肿瘤中广泛浸润,TAMs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有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中的浸润情况,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浸润、转移及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研究,国内外罕见报道。 本研究是选用40例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其中淋巴结转移 20例、无淋巴结转移 20 例组织作为实验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实验方法( SP 法)来检测CD206、ki-67、VEGF-C的表达情况,探讨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TAMs的浸润与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1.选取 40 例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其中淋巴结转移 20 例、无淋巴结转移20例组织作为实验对象。 2.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免疫组织化学的实验方法( SP 法),检测 CD206、ki-67及VEGF-C在40例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其中淋巴结转移 20例、无淋巴结转移 20 例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 TAMs浸润与淋巴结转移、ki-67表达、VEGF-C表达之间的相关性。 3.采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是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采用四格表 χ2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是用 Pearson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示,检验标准是以α=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 结果: 1.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组中 TAMs 的浸润数量明显多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 2.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 TAMs 的浸润数量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 3.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 TAMs 的浸润数量与 ki-67 表达无关(P>0.05)。 4.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组中 VEGF-C 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 5.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 TAMs 的浸润数量和 VEGF-C 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 结论: 1.TAMs的浸润数量与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可能无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2.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 TAMs 的浸润数量与淋巴结转移和VEGF-C表达呈正相关,推测 TAMs可能是通过分泌 VEGF-C促进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浸润及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