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油茶产业复兴问题研究——以永顺县高坪村为例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hai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茶树作为传统木本植物,因其食用价值高,应用广泛,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茶产业复兴所面临的问题,通常被认为品种不够优良,生产技术落后及资本不足等因素导致。长期以来,尽管油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油茶产业未得到良好的发展。武陵山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地形区,其特征为土壤层薄,地表蓄水能力不强,抗寒能力低,土壤肥力低,其生态环境呈相对脆弱性,对外部变化的反应敏感性强,程度高,但是茶油种植正好可以适应此类生态环境。
  明清以来,油茶在武陵山区大量种植,成为民间百姓的主要食用油与经济作物,油茶也成为武陵山区百姓的一种文化因素。当代以来,在转基因食用油与诸多油料的冲击下,武陵山区的油茶产业种植开始走向衰败。在当今转基因油料占据主流的时代,如何更好发挥属于先民们创造的原生态饮食文化价值,对明清以来在武陵山区占据主流的油茶作物进行复兴,就显得尤为必要。有鉴于此,本文拟从武陵山其茶油栽培历史与的自然环境两个维度为视角,选取永顺县高坪村为田野点,对当代时期武陵山区茶油业如何复兴的问题展开研究。
  在武陵山区,由于山地降水量少,气候等因素,当地农户在长期的生活经验里,积累了丰富的本土生态知识,能从油茶产业中获得经济收益及生态收益。利用好地方性知识,就能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同时保护自身所在的生态环境。农户作为受益主体时,他们所关注的是自身利益,在与其他权力的博弈的同时,地方性知识的运用在面对利益时被舍弃,农户对油茶种植的意愿降低,油茶产业也面临着被放弃的境况。油茶产业作为林业产业的基本特征,和工业、农业是不一样的,要想在当代社会将传统的油茶产业进行复兴,就必须进行文化复兴。
其他文献
贫困一直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我国在扶贫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大大降低了贫困人口的数量,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但是在民族地区、农村地区以及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视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因此,民族地区利用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优质的自然景观开展扶贫旅游是脱贫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红石林镇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的一个贫困镇,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域特色比较鲜明的乡镇,境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潜力和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诸多领域中最显著的一项。生态文明的理念开始在神州大地日渐传开,生态文明的知识也不断普及。作为其基础,生态文化也在学界坊间成为热议的时髦话题。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族人民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界的同时,都产生了生态文化和生育文化。两者关系紧密,共同对民族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占里的例子就生动的说明了这一情况。占里侗族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地将生态文化和生育文化紧密联系,创制了基于生态文化的生育制度,借助神化的“换花草”,实现了对人口数量的
学生怕学文言文,原因之一是文言文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语言较为难懂,所以教师不得不花很多时间逐句逐段地讲字词,以至于文言文教学几乎成为翻译教学,而翻译之后文言文变得索然无味,失却了原本的魅力。但是,如果不讲字词而直接进行文章的分析,学生又犹如听天书,对文章的品味根本无从谈起。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的文言文教学除了要“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还要注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
期刊
编 者 按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温州市鹿城区近年来进行了“初中学段‘促进有效学习’教学变革”的实践探索,致力于以“六备”(备学习起点和目标、备教学思路和板书、备重难点、备兴趣点、备作业和备反思)教学设计为基本备课形式、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学习共同体建设为关键、以学习评价为保障,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几篇论文是这一探索的过程和成果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体现
期刊
面对当下深化初中课程改革的任务与要求,每一所初中学校都会感到困难重重,我校也一样。然而,当前的学校教育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矛盾与困惑,深化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有了一些实践与思考,愿与同行分享。  一、明确深化课程改革的意义,深刻理解当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常态  (一)重新认识社会转型时期初中教育的功能  初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中间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对于初中,小学是最基
期刊
提起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必然要说到伟大的摩尔根及其用到的实验材料果蝇。所以每次讲完这块内容时,总有很多学生在课后询问关于果蝇的一些问题。新教材在课文后附了一则关于摩尔根研究白眼果蝇的小资料,且描述得极其幽默生动,因此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提问的人比以往更多。  以前学生问类似问题时,笔者总会直接给予解答,但是因为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所以笔者试图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去找到答案。  一、研究过程  
期刊
“十三五”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其关乎搬迁户的切身利益。搬迁后的文化适应问题是影响搬迁户新生活的客观因素,也是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易地扶贫搬迁使得搬迁户从生活条件恶劣、自然资源匮乏的地区搬到条件相对好的地区,生产、生活条件随之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现实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异,譬如搬迁对其而言,长期依赖的土地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增加,反而可能减少,加之搬迁户都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身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自我发展
自信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自信对青少年产生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  当今社会非常注重“人要有自信”,而青少年的自信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日本青少年研究所于2015年5月公布的日、美、中三国高中生《未来意识比较调查报告书》显示:多达73%的日本高中生认为“自己是没有用之人”,远远超
期刊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及大量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意义、理论、实践路径等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兼顾经济、生态、乡风、秩序、美好生活等多重效益的乡村振兴之路。有学者提出,可以把传统文化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中。那么,湘西苗族银饰这一民族传统文化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什么作用呢?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部,与湖北、重庆、贵州接壤,区域内山峦叠嶂,峡谷众多,林多地少,民族传统文化深厚,苗疆边墙横亘东西。乡村
前段时间韩(军)李(华平)之争热闹上演,围观者众多。这原本是一次学术之争,最终演变为人身攻击,令人啼笑皆非。而众多语文教师只看热闹,却不知这场争论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这场争论源起于李华平教授的《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以下简称《迷失》)一文,这是一篇批判韩军老师的《背影》教学及一批教学偏离语文正道、失却语文味道的全国名师们的文章。认真研读《迷失》一文,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