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漆提取物杀虫活性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taiha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植物中寻找杀虫活性物质,开发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新农药创制的一条重要途径。泽漆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其茎叶提取物具有杀虫、抗菌活性,为进一步明确泽漆提取物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浸渍法对泽漆茎叶干粉中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并分别测定了提取物对咀嚼式害虫棉铃虫及刺吸式害虫麦长管蚜和烟粉虱的毒杀活性,最后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浸渍法用95%乙醇对泽漆茎叶干粉进行提取,并以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对泽漆乙醇浸膏分别进行萃取。结果表明,泽漆乙醇提取物的提取率为8.39%,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乙醇浸膏的萃取率分别为38.30%、51.35%、56.50%、82.90%。(2)采用浸虫法和小叶碟添加法分别测定了泽漆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触杀和胃毒活性。结果显示,各处理对棉铃虫幼虫的触杀活性均很小,处理后5d,最高死亡率只有25%。各处理对棉铃虫幼虫的胃毒活性也很低,处理后3d,幼虫最高死亡率仅为49.54%。(3)采用玻片浸渍法和连续浸液法测定了泽漆提取物对麦长管蚜的触杀及内吸活性。4种提取物对麦长管蚜的触杀作用均随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处理后24h,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16000mg/L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19%、99.07%、79.17%和74.51%。其中氯仿和石油醚提取物对麦长管蚜的触杀活性最好,其LC50分别为439.61mg/L和552.63mg/L。4种提取物对麦长管蚜的内吸活性差异较大,其中以氯仿提取物的生物活性最好,处理后3d其4000mg/L、8000mg/L和16000mg/L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23%、83.42%和91.40%,其次为正丁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活性较差。各提取物对麦蚜的内吸活性随处理剂量的增加而提高。(4)采用喷雾法测定了泽漆提取物对黄瓜、四季豆和茄子叶片上烟粉虱若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在室内处理植株离体叶片,除1000mg/L剂量外,各提取物其他3个剂量处理对对黄瓜和四季豆上烟粉虱的毒杀活性均高达85%以上,对茄子上烟粉虱杀虫活性在70%以上。在田间喷雾处理整株植物叶片时,各提取物对黄瓜、四季豆和茄子上烟粉虱防效无明显差异,处理后5d,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16000mg/L处理对3种植物上烟粉虱防效分别可达97.05%、96.17%、98.17%和97.03%以上。(5)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泽漆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组分。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9个馏分,对9个馏分分别进行GC-MS分析,共鉴定出75种成分,这些物质主要为烷烃类(20种)、酯类(16种)、烯烃类(10种)、羧酸类(10种)、醇类(7种)及酮类(4种)。在各馏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二十七烷、十六碳酸、叶绿醇、亚油酸、甾醇类、二十二碳烯酰胺、十八碳烯酰胺、十六碳酸乙酯、亚油酸甲酯和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对照已有文献报道,其中具有杀虫活性的物质有羽扇豆醇和石竹烯。
其他文献
  双斑蚜小蜂(EncarsiabimaculataHeratyandPolaszek)是烟粉虱寄生蜂,其防治效果受烟粉虱龄期及作物环境的影响。本文在实验室条件(25℃,RH:70-75﹪,L/D:14/10)下,对双斑蚜小蜂在黄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一种多食性害虫,近年来在中国南北已对蔬菜和园林花卉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利用天敌开展烟粉虱的生物防治已成为国内
为了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教育制度进行了深化改革,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使得新的教学方法及模式不断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就这样产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本质上是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我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既需要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又需要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同伴的交流活动.从预设和生成的角度看,教师的组
新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何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活学生这一主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你会经常发现,有些数学教学内容,虽然很简单,但是它包含比较抽象的概念,与以后知识的学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受孩子的年龄局限,这些抽象的概念又
为获得抗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的番木瓜优良品系,该实验室获得了转PRSV Ys株系复制酶(Replicase,Rep)基因的番木瓜植株.该实验在此基础上于R代筛选出
Since Isaacson and Wright first reported on the 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of the stomach in 1983,following studies have clarified many aspects of
近年来,B型烟粉虱Bemisia argentifolii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因其寄主范围之广、适应性之强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园林作物等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
由卵菌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当前马铃薯生产中第一大病害,严重时可造成绝收。病菌可通过分泌效应蛋白作用于寄主植物从而造成寄主被侵染部分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