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熟语是一个难点,它是习惯的词的固定组合,语音和谐,语义结合紧密,它与一般的自由词组和句子不一样,甚至有些熟语的结构还不符合语法规则。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俄汉熟语的正确互译就更显重要。大多汉语熟语含有比喻意义,如:“戴绿帽”、“叶公好龙”、“情人眼里出西施”、“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等,都不能从字面意义来理解其实际意义。因此熟知熟语的特点及其翻译理论与技巧对我们语言工作者十分重要。它不仅将会使我们更了解汉俄语言熟语方面的异同,还会使我们能理解两国人民的文化、思维,最后能提高双方的交流效果。从汉俄熟语相关的研究现状分析,我们发现,在汉语与俄语中,对熟语的观点和定义不尽相同。中俄两国对熟语以不同的标准来分类,俄语熟语包括идиомы,пословицы,поговорки以及крылатыеслова等,汉语看重的是格式与意义,包括四字格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惯用语等。另外我们还发现,虽然有些论文在熟语性质、意义、语法、翻译方面有所涉猎,但分析讨论得稍显简单而不完整,内容归纳不甚整齐,也缺乏深入的分析。例如汉语熟语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指的是看问题片面,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局。我们可能会自然而然地将这句话翻译出来,但具体遵循的理论及技巧,并未有很多人进行归纳和研究。我们应该先奠定好汉俄熟语互译的理论基础,才能有效地避免片面的实践。全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共分三章,第一章讲述了俄语熟语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第二章详细分析了俄语熟语的特点及其分类。第三章对俄语熟语的汉译方法作了初步探讨。我们认为,在进行俄汉熟语互译时,一定要注意细节问题,要清楚地认识到:应该将熟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翻译,决不能只求字面之意或者断章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