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重点中型灌区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重点中型灌区共有2517处,经过数十年的运用,存在很多问题。自1997年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截止到2010年我国共安排支持了332个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由于资金有限,每年只能对有限几个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工程,这就要求进行节水改造的灌区改造后必须满足要求,而灌区的节水改造是否满足要求就要通过对灌区的效益进行分析,另外我国重点中型灌区在进行节水改造时经常根据专家的偏好来确定,对节水改造措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产生的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效益评价及节水改造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灌区的节水改造项目及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际情况,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例应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效益进行评价,结合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措施,对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模式进行总结。主要成果为:(1)根据节水改造效益定义和内涵,结合节水改造实际情况,认为灌区节水改造效益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工程效益、管理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体现。因此在构建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时,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工程效益、管理效益、生态效益5个方面15个指标。该指标能较全面的反映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效益特点,经实例应用,该指标体系各指标数据较容易获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2)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效益评价各个指标的权重,然后通过专家评分确定综合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及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重点中心灌区5大分区20个样点灌区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对两种评价结果对比分析,得出样点灌区的节水改造效益等级。(3)分析总结我国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措施,结合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效益,并根据灌区存在情况与问题、解决关键问题的核心技术,结合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措施的研究,将实用可行、效果良好、可操作性强、群众易于接受的技术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了5个分区、7种节水改造模式。为我国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