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层收购(MBO)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在东欧各国、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也有近十年的发展。从国外的经验看,管理层收购不论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经济处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都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中国,管理层收购作为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种方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我国上市公司应用和推广以来,遇到了法律法规和操作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也暴露了管理层收购交易价格不透明、价格意义不清晰等方面的缺陷,成为了各方争论的热点。本文从管理层收购的市场效应、管理层收购的经营绩效以及管理层收购后的财务政策三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进行全面的剖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回顾了管理层收购的动因、管理层收购的一般特征、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并着重阐述了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发展困境。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收集了1997年至2006年间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样本的相关数据,借助SPSS13.0软件,应用事件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参数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所搜集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以考察管理层收购产生的市场效应和对目标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同时通过对管理层收购后关联交易和分红效应的分析来判断国内的管理层收购是否存在财富转移的现象。
通过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没有给流通股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效应,企业的经营绩效也未得到显著的提升,而且由于管理层收购后关联交易的大幅增加,使得国内的管理层收购呈现出财富转移的特征。为了促进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建立投资者保护制度以及优化管理层收购融资体制,从而使管理层收购的积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真正成为改进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提升公司价值和提高公司绩效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