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中医临床经典著作,虽非脉诊专著,但脉诊内容极为丰富,脉诊相关原文占全书三分之一以上。其所蕴含的脉诊知识对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年代久远,言辞古奥,原书亡佚而在流传过程中出现错简和脱漏,以及中医理论发生演变等原因,使学者在仲景脉学的研究上遇到较多障碍。因此本文旨在对仲景脉学渊源、脉学理论、脉诊方法、脉象主病及形成机理四个方面,对仲景脉学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本文以文献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文为基础,搜集脉诊相关原文,并按照研究目的不同加以分类研究。全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脉学渊源,从《内经》和《难经》中探求仲景脉学的源泉。其中《内经》部分主要对脉诊原理进行研究,探析脉象形成的生理机制及脉象变动背后的病理变化,以便从根本上掌握脉诊原理,从而对临床上复杂多变的脉象主病进行灵活的分析,代替机械死板的记忆;《难经》部分主要挖掘“独取寸口”脉法的原理以及遍诊法过渡到独取寸口之后,“三部九候”内涵的变化。第二部分为脉学理论,以《辨脉法》和《平脉法》为主,结合《伤寒》《金匮》中其他相关内容,对仲景脉学理论进行概述。第三部分为脉诊方法研究,将原文脉诊方法分为寸口脉诊法和非寸口脉诊法进行分类,并探究其应用规律。其中寸口脉诊法,根据其划分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阳二部诊脉法和寸关尺三部诊脉法。尤其对寸口脉的阴阳二部诊脉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将《伤寒》《金匮》中所有相关原文进行剖析,以重申阴阳二部诊脉法的临床意义。非寸口脉诊法部分对趺阳脉诊法、少阳脉诊法、少阴脉诊法、人迎脉诊法进行了阐述,分别探讨了其诊脉部位、应用规律及诊脉原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为脉象主病与形成机理,将原文所有脉象分为单一脉和复合脉两类分别论述,以原文为依据对脉象的主病进行分类和总结,并阐释其形成机理。其中单一脉象增加了与《内经》《难经》的比较,以便从脉象主病的角度详细阐明仲景对脉学的继承和发挥。复合脉形成机理部分,由于在单一脉中已经详细阐释了每种脉象的形成机理,故论述从简,避免重复。讨论部分,首先综合前文论述内容,分别从脉诊理论、脉诊方法、脉象名称与主病三个方面,将《伤寒》《金匮》对《内经》《难经》的传承和发挥进行了研究,并对《内经》《难经》与《伤寒》《金匮》两者之间脉诊的应用的差别进行了对比,分别为讨论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讨论的第三部分,将六经辨证中的脉象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阐明脉诊对六经辨证的指导意义。此外,还根据《伤寒》《金匮》中的非寸口脉诊法,及《内经》中的“十二经标本诊脉法”,对非寸口脉法在六经辨证中的指导意义进行了探讨,意在使包含《伤寒》《金匮》非寸口脉诊法在内的古代遍诊法,能够在“独取寸口”的今天,重新认识其所蕴含的宝贵意义,再次得到学者重视并加以深入研究,让中医脉诊的临床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讨论的第四部分,将《金匮》中的三组疾病脉象规律进行了归纳分析,以探究张仲景脉学在杂病中的应用。讨论的第五部分为张仲景脉学的应用举例,选取了古代医案和现代医案各1例并进行了按语分析,以彰显张仲景脉学对后世中医临床的重要指导作用,凸显其实用价值。得出如下结论:1.脉学概述以《辨脉法》《平脉法》两篇为主:从营卫阐释脉诊原理,通过脉象变化判断营卫二气的状态,并一步推求病因。以“阴阳”为纲将脉象分类,运用比喻的手法描述脉象,将寸口脉以阴阳、寸关尺等3种方式分部,存在以脉象论病机的现象,重视多部脉象相结合与脉症合参。2.脉诊方法以寸口脉法为主,非寸口脉法为辅。寸口脉诊主要包括寸关尺三部诊脉法和阴阳二部诊脉法,非寸口脉诊法主要包括趺阳脉诊法、少阴脉诊法、少阳脉诊法等。寸口脉诊脉可以诊察全身之气,趺阳脉诊法主候脾胃,少阴脉诊法主候肾气,少阳脉诊法主候胆和三焦之气。3.单一脉象包括浮、沉、迟、数、滑、涩、弦、紧等40种,复合脉象包括浮紧、浮缓、浮数等68种。脉象的主病,当根据营卫二气的变化进行推断,以便从脉象的形成机理上,掌握脉象主病的本质。4.对《内经》《难经》脉学思想有所传承:在脉诊理论上继承了《内经》以营卫为物质基础的脉诊原理;在脉诊方法上,寸口脉诊法源自于《难经》的“独取寸口”,非寸口脉法源自于《内经》的遍诊法;在脉象主病上,多种脉象及其主病在《内经》《难经》中已经提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三点:1.对张仲景脉学从脉学渊源、脉学理论、脉诊方法和脉象主病等四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阐释。其中单一脉象着重增加了与《内经》《难经》的类比,从脉象主病的角度阐明了张仲景脉学的本源及其发挥。2.详细探究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40种单一脉象和68种复合脉象的形成机理,提倡从脉象形成机理的角度分析脉象,代替机械的记忆脉象主病。3.重申阴阳二部诊脉法,阐述分析了非寸口脉法在六经辨证中的理论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