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功能建构的角度入手,探讨三位代表诗人对“九十年代诗歌”的差异想象及分歧所在,旨在从一般性的对“九十年代诗歌”的简化叙述中摆脱出来,展示出“九十年代诗歌”内部的复杂性,考察在具体、复杂的社会文化结构中,“九十年代诗歌”是如何展开自我想象,而不同的建构之间又构成何种关系与面貌。
论文认为,跨入新世纪以来,围绕近十年涌现的诗歌新现象展开的争议与思考,仍然纠结在“九十年代诗歌”两个核心概念——“历史意识”与“可能性”——所呈现的问题意识与思路中。但从相关的批评与研究中可以看出,这两个诗学概念,在一次次的阐释与使用过程中,逐渐脱离复杂、具体的历史语境,内在分歧与辩驳的张力已被拆除,转换为一种清晰自明的知识生产。而从“九十年代诗歌”的具体实践来看,在“历史个人化”的“美学多元主义”的面貌下,不同诗人之间的差异,不能仅仅用风格加以解释,反倒在各自对待“历史”不同的立场中获得更为准确的理解;而“可能性”的审美诉求,也往往受制于其他因素。联系新世纪以来的诗歌状况,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下重构“九十年代诗歌”差异的张力结构,为当代进行中的诗歌现象提供一个更为可靠的批评起点,是本论文最根本的出发点。
论文分别以“九十年代诗歌”三位代表诗人臧棣、张枣、肖开愚为对象,以他们各不相同的诗学意识及写作实践来呈现上述关怀,旨在以他们为入口,连带同时的其他诗人、批评家、学者,通过还原观念的历史语境,更清晰地展示和分析他们之间构成的争辩或共谋关系。
第一章通过分析臧棣的诗歌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梳理其“九十年代诗歌”功能建构的话语逻辑,指出其遵循的诗歌“可能性”原则,如何影响到他对“日常生活经验”、“历史意识”的理解,并在新的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又转化为对“浪漫主义价值”的接纳。第二章联系张枣出国前后的诗歌实践,剖析其建构“传统”中不同的文化政治内涵,对照臧棣,指出两者在“传统/现代”关系理解上的分歧之所在。第三章考察肖开愚诗学观念的形成、发展,与其诗歌实践并列对照,剥析其诗学观念中隐蔽的“政治性”层面,揭示他所构筑的诗歌想象,与臧棣接受现代知识规划的逻辑强调诗歌的特殊性之间的差异。
在前三章提供的差异性图景的基础上,论文第四章集中梳理“九十年代诗歌”代表诗人在“历史意识”与“可能性”上存在的内在分歧,打破僵化、保守的“历史意识”与“可能性”的范式叙述。
论文意图表明:“历史意识”,不仅指向包容“历史”所需要的特殊语言技巧与想象力。不同的历史态度,也将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关于文学生活的理解,而不是一如既往地陷入“伦理”与“美学”二元冲突的习见中;“可能性”这一视角,有助于理解八十年代以来的诗歌现象,但作为批评尺度仍然是不充分的,需要融合转换的其他维度。而“可能性”的实现,不仅仅局限于审美内部的自我发展,还与中国进行中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