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贵山文艺思想中的人学维度探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贵山教授是我国优秀的文艺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成就斐然,他的文艺思想为我国文艺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陆贵山作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始终对现实中的“人”抱有极大的关注,其文艺思想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充满着人文的关怀。但目前学术界对陆贵山文艺思想中人学维度的系统研究还相对匮乏,因此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为逻辑起点,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对陆贵山教授的文艺思想进行系统的整合与梳理,深入挖掘贯穿其文艺思想中的人学观念。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具体介绍了选题缘起,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类阅读,总结概括了如今学术界对陆贵山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中存在的缺憾和不足,最后详细论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一章具体介绍陆贵山文艺人学思想的理论根源。陆贵山文艺人学思想产生的理论根源从宏观上看,来自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哲学思想,微观上来看,其文艺人学思想的直接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论中的人学思想;第二章具体研究陆贵山在文艺思想中对于“人学”的言说。分别为“人学”与艺术真实、“人学”与审美主客体关系论、“人学”与宏观文艺学体系建构三个部分,具体分析陆贵山文艺思想中所体现的“人学”思想;第三章探究陆贵山文艺人学思想的批评实践。重点选取了陆贵山对西方新人本主义文艺思潮、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分析评论,以及对塑造新人形象的见解和主张,探究他的人学思想在文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结语部分对论文的全部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性概括,并简要分析陆贵山文艺人学思想的基本特色及意义,对文艺学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展望。
  研究陆贵山文艺思想中的人学维度,不仅能拓展和加深对陆贵山文艺思想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而且能够为我国文艺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醒世姻缘传》是一部明末清初的百回世情小说,前承《金瓶梅》后启《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西周生在作品中以明代山东的乡村世情为主要写作对象,这在其他小说中是比较罕见的,其研究价值已获得学界的认可,但已有成果对乡村的界定仍参差不一,且缺少对作品中乡村描写宏观且深入的研究,故论文分为以下五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绪论,先从“乡村”的界定入手说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然后概述学
严羽是南宋末年著名诗论家和诗人,其诗论著作《沧浪诗话》被历代的论诗者和写诗者奉为圭臬,另有诗集《沧浪吟卷》传世。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大多着眼于对其诗论《沧浪诗话》的研究,对其诗歌作品关心不足,并且普遍认为严羽诗歌存在着“内容贫乏、境界狭窄”等问题。严羽出生之时,南宋王朝江河日下,几乎走到末路。而生于这个不幸时代的严羽仍有兼济天下的志向,但是因为各种理由他终生没有中举出仕,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歌有着大量
学位
司马迁继承父志,发扬史官家庭传统,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要求撰成《史记》一书,记录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演变过程,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在文献学、文学、史学等领域均占有一席之地。《史记》全书中出现了不少来自于五经的材料,司马迁以一己之力对其进行改造并加以征引,或引原文对史料进行补充,或改变原有叙事背景,化用于自身述史过程中阐发义理,对丰富儒学、经学产生了积极作用。第一章从《史记》文本出
学位
汴京,作为宋代的都城,是最直接承担着宋代兴亡结果的城市;金陵,则是宋代的文化名城。两座城市负载了独特的历史内涵,表现出宋代不同阶段的文人情感、士人心态与社会风貌。宋词,是我国宋代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在宋词中出现了大量的城市描写,这些描写留下了那个时代最为丰富的城市生活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对史书的记载进行了佐证与补充。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这一部分主要是围绕汴京与金陵的特殊地位与文化内涵、汴京
学位
作为一部叙事完备编年体史书,《左传》对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了详尽的记述。而宴饮生活作为春秋时期贵族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活动,在《左传》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记录。本文通过对《左传》中对宴饮活动的记述的研究,试图分析春秋时期贵族社会生活,展开一幅宴饮游乐的美好画卷。本文首先分析了春秋时期贵族的宴饮器物,通过《诗经》中宴饮诗对春秋宴饮的描述,从器物使用、食物选择和饮食器具的组成三个方面分析了春秋贵族
学位
本篇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汉语语篇衔接手段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从汉语本体研究入手,对语篇衔接手段的运用特点及语用功能进行描写,而后从习得偏误的角度来分析中高级日本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的偏误现象,探讨偏误成因,并针对偏误现象从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有利于语篇教学的对策,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对外汉语学界对语篇衔接手段的研究,并为对外汉语语篇衔接手段教学提供一定的参
魏晋时期是一个对空间迁移、时间流逝有着痛切感受的时代,在急剧的人事代谢中,魏晋文人被时空的断裂感影响,诗文中呈现出梦幻与荒诞之感。本文第一部分从代物理学理论出发,解释时间与空间的概念,空间是生活中事物存在的依据,而其本身却是无所不包的;时间是不可直接观察到的抽象概念,只能通过人事变迁为人所认识。从中国古代传统典籍入手,详细阐释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发展的过程,随着人类记忆的纵深与空间的探索发现,想象、
学位
本文以关联理论、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指导,从话语分布、语用功能以及语体分布等方面对现代汉语中的话语标记“其实”和“事实上”进行了比较,对话语标记“其实”和“事实上”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描写与分析,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话语标记“其实”和“事实上”的语体分布差异进行了详细考察,同时分析了影响二者在不同语体中分布差异的因素。对“其实”和“事实上”差异的比较有助于加深对二者的认识,同时也能够丰富话语标记
学位
纵观整个东汉王朝,刘秀凭借着宗法联姻所缔结的豪族纽带势力登上皇位,在一众功臣的辅佐下实现了国家制度建立之初政治、军事和文化的大一统,这些功臣世家日后逐步演变为外戚、士族,由他们的家族成员、门生故吏所形成的庞大的社会关系是影响整个东汉政治、文化与社会的主导力量。本文将结合光武中兴时期的势力分布与政策主张,着重呈现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功臣家族的谱系脉络。通过考证,了解东汉各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为东汉军功、
学位
本篇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本体研究方面,对反递复句的语用功能进行分类整合并进行一定的补充,之后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反递复句进行研究。我们从习得偏误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反递复句的偏误现象,分析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对反递复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并对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提出设想,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对外汉语学界对反递复句的研究,并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参照。论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