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抑郁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据估计,每年全球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而中国的抑郁障碍发病率更是在5%以上,这为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障碍的一线治疗方式,但其起效慢,疗效差,且副作用较大。有众多研究表明电休克有抗抑郁的作用,并且对于难治性及重度抑郁均有疗效,且其疗效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phicfactor,BDNF)可能相关,由此推测BDNF浓度水平可以作为评测电休克抗抑郁疗效的生物学标记物。然而,目前关于电休克抗抑郁治疗中BDNF水平变化的结论不一致,针对BDNF浓度水平变化的meta分析将有助于评价电休克临床疗效。
目的:
系统分析和评价电休克抗抑郁治疗前后患者血清BDNF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了Pubmed、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Medicine、EMBASE、BiosisPreviews、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VIP)这十大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9年4月30日所有关于电休克抗抑郁治疗前后BDNF水平变化的研究,由两名评价员严格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各自独立筛选和确认将要纳入的文献,并独自提取研究所需的数据并评估文章的方法学质量,随机对照研究采用改良版的Jadad评分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非随机对照研究选用《中国循证医学》推荐的非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标准表对文献进行评价。采用stata12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为分析统计量,各效应量均以95%CI表示。以I2表示异质性大小,小于25%低等异质性,25-75%为中等异质性,大于75%为高等异质性。当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同质性(P>0.05,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当各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5,I2<50%)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如异质性过大,通过meta回归分析异质性来源。采用Begg秩相关检验法及Egger线性回归法来检测发表偏倚。
结果:
(1)纳入临床试验研究的文献共18篇,其中13篇为非随机对照研究,5篇为随机对照研究,总样本量为455例。
(2)这18篇文献全部提供了电休克抗抑郁治疗前后血清BDNF的变化情况,应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的结果为患者电休克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高于治疗前(Hedges统计法:SMD=0.514,95%CI=0.245~0.78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3)有12篇文献提供了治疗前后HAMD评分变化,应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Hedges统计法:SMD=-3.154,95%CI:-3.530~-2.77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4)把这12篇文献中的HAMD评分提取出效应量即SMD,作为单个协因素引入meta回归模型,得出P=0.905>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BDNF水平升高程度不能反映抑郁症状改善的程度。
结论:
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患者经电休克治疗后抑郁症状得到改善并且血清BDNF水平升高,但BDNF升高水平不能反映抑郁症状改善的程度。由于研究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证据仍不充分,需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地验证本研究结论。
抑郁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据估计,每年全球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而中国的抑郁障碍发病率更是在5%以上,这为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障碍的一线治疗方式,但其起效慢,疗效差,且副作用较大。有众多研究表明电休克有抗抑郁的作用,并且对于难治性及重度抑郁均有疗效,且其疗效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phicfactor,BDNF)可能相关,由此推测BDNF浓度水平可以作为评测电休克抗抑郁疗效的生物学标记物。然而,目前关于电休克抗抑郁治疗中BDNF水平变化的结论不一致,针对BDNF浓度水平变化的meta分析将有助于评价电休克临床疗效。
目的:
系统分析和评价电休克抗抑郁治疗前后患者血清BDNF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了Pubmed、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Medicine、EMBASE、BiosisPreviews、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VIP)这十大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9年4月30日所有关于电休克抗抑郁治疗前后BDNF水平变化的研究,由两名评价员严格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各自独立筛选和确认将要纳入的文献,并独自提取研究所需的数据并评估文章的方法学质量,随机对照研究采用改良版的Jadad评分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非随机对照研究选用《中国循证医学》推荐的非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标准表对文献进行评价。采用stata12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为分析统计量,各效应量均以95%CI表示。以I2表示异质性大小,小于25%低等异质性,25-75%为中等异质性,大于75%为高等异质性。当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同质性(P>0.05,I2>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当各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5,I2<50%)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如异质性过大,通过meta回归分析异质性来源。采用Begg秩相关检验法及Egger线性回归法来检测发表偏倚。
结果:
(1)纳入临床试验研究的文献共18篇,其中13篇为非随机对照研究,5篇为随机对照研究,总样本量为455例。
(2)这18篇文献全部提供了电休克抗抑郁治疗前后血清BDNF的变化情况,应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的结果为患者电休克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高于治疗前(Hedges统计法:SMD=0.514,95%CI=0.245~0.78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3)有12篇文献提供了治疗前后HAMD评分变化,应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Hedges统计法:SMD=-3.154,95%CI:-3.530~-2.77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4)把这12篇文献中的HAMD评分提取出效应量即SMD,作为单个协因素引入meta回归模型,得出P=0.905>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BDNF水平升高程度不能反映抑郁症状改善的程度。
结论:
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患者经电休克治疗后抑郁症状得到改善并且血清BDNF水平升高,但BDNF升高水平不能反映抑郁症状改善的程度。由于研究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证据仍不充分,需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地验证本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