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的解析法及非线性损伤分析

来源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j1990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物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一般受到多个因素的作用,其中地震和强风 是引起结构损伤的主要因素。结构的损伤无疑对建筑物在后期中的抗力和剩余 寿命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建筑结构都是按照力学原理设计的,没有生命,不能 感知自然灾害的作用,从而不能作出适当响应保护自己。因此,建筑结构的损 伤诊断成为工程结构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计算框架结构在地震、冲击等破坏性载荷作用下的 损伤,第2~5章是反分析,即损伤识别问题,系统地阐述了解析法及其在框架 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第6章属于正分析,利用集中损伤力学直接计算框架 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损伤。 在李瑞礼博士的线性解析法的基础上,提出结构损伤识别的非线性解析法。 它与线性解析法的不同之处是:考虑了频率和振型对损伤参数的二阶偏导数项, 以此构造损伤参数为未知量的超定非线性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可以一次性得 到全部损伤参数值。非线性解析法不仅具有线性解析法的优点,而且由于构建 方程组时增加了损伤参数的二次项,极大地提高了损伤识别的精度。在损伤识 别中,非线性解析法在精度及节省计算工作量上明显优于线性解析法。 在Visual Fortran编译环境下编制和开发了NLAMETH程序,使得非线性解 析法在PC机得到实现。通过工程算例验证了该程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分别就线性解析法和非线性解析法在工程实用中的不足加以完善:顾及到 输入数据的工程适用背景,在数值模拟中解析法只考虑位移振型和频率作为输 入数据,通过算例分析比较了其可行性;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减小因测量误差 带来的诊断错误。 以ABAQUS的子模块VUMAT作为平台,利用集中损伤力学计算三维框架结构 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损伤,为结构的设计以及可靠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线性解析法,非线性解析法,非线性分析,集 中损伤力学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资源和环境问题开始凸显。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需求的方向,风能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科学界投入大量精力研究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既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又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附加物,是一种理想的发电方式。本课题分析了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介绍了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对不同风力发电系统的特点进行比较,明确了开关磁阻发
矢量控制的成功使感应电机的转矩和磁链解耦,使其可以像直流电机一样分别独立控制,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其对有负载变化的适应能力差、抗干扰能力弱和受系统参数变化影响等弱点和交流控制系统本身就具有的非线性、强耦合、多变量等特性,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自抗扰控制器(ADRC)由三部分组成:跟踪微分器、扩张状态观测器和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由三部分组成。它不依赖于系统的精确模型,将模型内扰(模型及参
今年1月1日起,广东“智检口岸”平台在全国首个推出进出口商品全球质量溯源码服务。消费者通过“CIQ溯源”APP扫描加贴在商品包装上的真知码,就可查询到货物名称、检验检疫放
本文研究了柔性变速旋转圆板的建模,理论公式推导和动力响应的求解问题。基于Kirchhoff平板理论和von Karman应变理论,推导出变速旋转圆板在位移具有几何非线性项时,直角坐标系
无刷直流电动机实际上是以电子换向代替机械换向的直流电动机,因而保持了直流电动机的优良性能,具有很好的起动与调速性能,又因它无需机械换向使电机的结构简单,可以根本上克服一般有刷电动机易于产生换向火花的弊病,在航天、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许多工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永磁材料的成本较高,所以对无刷直流电动机进行优化就成了必然的选择,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优化发展至今,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优化方法也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