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儒将辈出,有着任用文臣统兵的传统。宋夏战争爆发之后,文臣逐渐取代武臣占据统兵体系中的统帅地位,负责管理军队、处理边防军务以及指挥军队作战。本文以陕西地区的统兵文臣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统兵文臣的任官条件、军事行为展开详细地讨论,并进一步了解“统兵”这一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仁宗朝文臣统兵体制确立后,如何选择帅臣成为关系北宋国防安全的关键所在。宋廷首先会选择有一定侍从官资序或是监司相关经验的官员,此外,争取到朝中皇帝、执政大臣的支持对于统兵文臣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少官员甚至为了结交宰执、获得皇帝的信任而不惜牺牲自身帅权。统兵文臣作为本路最高级别统兵官,是唯一有权在敌军入侵之际任意调兵而无需上报者。但文臣统兵终究与武臣统兵不同,他们大多无需亲自带兵作战,其军事职能更多体现在对军队的规划和对战争的指挥方面。陕西地区作为宋夏对峙的最前沿阵地,在北宋西北防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北宋中期对夏政策的转向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经历了众多陕西地区统兵文臣长期酝酿,在神宗即位之后最终确立了由和戎转向拓边的对夏政策。北宋文臣认为理想的官员应具备才兼文武的才能,边帅的经验亦可以帮助他们回朝升迁,因此,军功作为统兵文臣从政的资本,引导着越来越多文臣赴陕西地区经营武事。北宋中期的统兵文臣不仅扮演着宋廷贯彻“以文驭武”国策的角色,更肩负着维护陕西地区的稳定的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