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下,美国经济下滑,中美两国贸易失衡加剧,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频频指责中国政府有操纵汇率之嫌。那么,除了名义汇率的影响,实际经济因素是否也会改变贸易收支平衡呢?本文基于传统的不完全替代理论下的两部门模型和汇率决定理论,对“名义因素和实际因素如何通过汇率决定机制影响中美双边贸易收支平衡”这一问题进行了拓展性研究。论文的第一章为导论部分,明确了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特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就实际汇率的相关研究、汇率变动的贸易收支理论以及贸易条件变动的贸易收支理论等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假说和经验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第三章为理论模型推导和实证模型构建。首先,在不完全替代理论的框架下,选用Feenstra和Taylor提出一个以TB为被解释变量的三变量函数,构建两国两部门模型,然后探讨该模型的动态一般均衡假设条件(“非贸易品市场出清”)对中国经验研究的适用性并提出“贸易品市场出清”的动态均衡假设。最后,基于Betts和Kehoe关于实际汇率的对数分解式,对不完全替代模型进行修正,构建一个适合中国经济现实的实证模型。第四章为实证部分,主要为两个样本期的中美双边贸易经验研究的比较,分析名义汇率、产出规模(或需求规模)、贸易品结构、两部门经济结构的相对变化对中美贸易收支平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第五章为结论和政策含义。首先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对美的贸易政策框架和措施搭配提出构想和建议,以及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为:现阶段中国开放经济的贸易收支平衡条件为“贸易品市场出清”,即可贸易品的“有效需求”等于“有效供给”。从长期来看,复杂的经济运行机制会使中美双边贸易收支平衡的偏差不断收敛于一个动态均衡水平,具体表现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比值围绕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值而上下波动。实际经济因素和名义价格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冲击会通过经济运行机制的传导而影响到贸易收支平衡,其中,实际因素(反映巴萨效应的内部实际汇率)是影响贸易收支平衡的长期原因;名义因素(反映一价定律偏离的外部实际汇率)对贸易收支平衡的短期偏离产生影响,但长期影响并不显著。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和对美贸易的政策建议为:加强与亚太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循序渐进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实现有弹性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实现贸易产品的多元化,根源性地改善贸易条件,提高国际分工地位,使得中国对外贸易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