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后混凝土静置性能的试验研究及已有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评估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4次 | 上传用户:Miji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以及高层建筑群的不断兴建和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火灾已越来越成为危害最大、损失最严重、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之一。对于灾后的过火建筑进行科学鉴定和合理加固,尽快恢复建筑物的原有使用功能,确保修复工程的可靠性,成为关系到经济发展以及灾后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一方面,随着火灾工程实践的开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火灾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制定一部能够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国家标准势在必行。 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针对耐火性能较好的混凝土结构,对高温后的混凝土性能及其相关课题展开了研究。作者结合《火灾后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标准》编制和基金项目的要求,围绕本文的具体试验情况,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总结了国内外火灾科学的研究概况,归纳了适合我国的较常用的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检测评定方法,探讨了在用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评估方法,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2.设计制作了300余个钙质骨料混凝土棱柱体试件,为了模拟火灾时及火灾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考虑了不同的火灾受火温度、静置时间和冷却及冷却后的养护方式三种影响因素,根据试验目的的不同,设计了多种试验方案。 3.试验研究了火灾高温后考虑静置时间影响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随混凝土受火温度、静置时间、冷却和冷却后的养护方式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的处理,给出了相应的拟合回归公式。 4.根据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找出了各种受火温度下混凝土随静置时间变化的延迟稳定强度指标,该强度是综合工程实际和试验结果而得出的一个相对最低强度,并以此探讨了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实施补强加固的最佳合理时间。 5.试验研究了火灾高温后并考虑静置时间影响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回弹值、超声波速值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利用回弹法、超声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评定火灾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专用测强公式;得出了利用超声法推定混凝土受火温度的经验回归公式。 6.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试验研究了火灾高温后混凝土的岩相随受火温度、静置时间、冷却及养护方式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火灾后混凝土产生宏观现象的微观机理。 7.利用扫描电镜分析试验研究了火灾高温后混凝土内部的微观形貌随受火温度、静置时间、冷却及养护方式的变化规律,归纳了通过高温后混凝土的显微结构特征推定火灾温度的方法。 8.通过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预测了火灾后考虑不同受火温度、静置时间、冷却及冷却后的养护方式三种影响因素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了火灾后考虑不同回弹值、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一超声波速值等因素的混凝上抗压强度,研究并预测了火灾后混凝土的抗火性能。 9.对内(圆)钢管增强方钢管混凝土柱在火灾高温下的非线性瞬态温度场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内(圆)钢管增强方钢管混凝土柱的耐火极限。 10.研究了在用建筑物防火安全安全评估的分级标准及评估方法,提出了火灾风险的计算模型。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化施工的形成,施工工艺的飞速前进,建筑电气自动化应运而生。建筑电气自动化是电磁学、物理学、电子学、声学、光学等知识综合在一起共同作用于建筑项目上,是现代化电气
主观题是苏州市道德与法治中考的重要得分部分,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是解答主观题的关键。辨析题、图表信息题和图表观点题是中考主观题的三种主要题型,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答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而传统的外语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以及较全面地实施人才培养目标.21世纪也是信息化的时代,借
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在服役期间,由于受到腐蚀、碰撞以及环境荷载作用,就面临着一个结构损伤的问题。随着结构使用年限的增加,损伤不断积累发展,当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结构
中小规模养猪场通常处于粗放管理的状态,而不懂科学防疫,尽管有基本的防疫意识,也不能落于实践,目前中小规模养猪场的防疫工作仍旧不到位,普遍存在防疫认知缺陷,有防疫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