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它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许多多的弊端:上市公司中出现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效率低下、经营绩效不良、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利益、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等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和经营绩效的基础,也是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成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基础。 本文结合我国股权结构的现状:股权结构的复杂性、国有股比例过高、股权过于集中、股权分置,从法律与制度、金融环境的角度,分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我国存在的所有制歧视,资本市场起步较晚,还很不成熟,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认识存在误区,还未形成以股票市场为主的“市场市”。进而又分析了这种畸形的股权结构造成的后果: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治理效率低下、经营业绩不良,股票市场投机盛行,基本上不存在投资价值,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投资者信心丧失,引发了一系列的股市危机。 接着,分别对英美模式、日德模式和东南亚家族模式的股权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我们得到了启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股权结构,股权结构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要有利于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我国既不能形成英美国家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也不具备形成日德和东南亚模式的股权结构的条件,要结合我国实际形成适度集中的,几个大股东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 最后提出了优化我国股权结构的措施:首要条件是实现全流通,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根除阻碍上市公司发展的顽疾。在实现全流通的前提下,降低国有股的比例,形成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投资基会、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引入QFII机制,促进理性投资理念的形成;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变“政策市”为“市场市”,促进制度创新和品种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