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徵明是明代中期最有影响力的文人画家之一。在元以来水墨山水占据文人画主流的历史背景下,文徵明开创了一种清新典雅的青绿山水画风格,丰富了文人画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明中期商品经济发达,吴中更是富庶,无论官宦名流,还是富商巨贾,都热衷收藏,风气颇盛。文徵明以其长寿主盟吴中风雅数十年,作品也受到格外的追捧,利益驱使下伪作泛滥,流传至今更是真赝难辨,不实的资料给相关研究带来了陷阱和困境。作为明代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文徵明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无可取代,厘清其现存作品的真伪,意义重大。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罗列了有关文徵明青绿山水画的研究成果,依据与研究对象相关程度递减的顺序梳理、排列,发现目前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少,有研究价值,但同时也存在较高的研究难度,运用对比、考证等研究方法,尝试“存真去伪”。第二章主要确立文徵明青绿山水作品的特征及分期,内容分为四部分。首先结合文献史料信息,追溯文徵明青绿山水画风格的渊源,近师元人,上追唐宋,设色风格主要源自赵孟頫,而笔墨则取元四家,气韵传自亲授之师——沈周。追本溯源之后,再看发展变化,文徵明在学习前人的过程中,逐渐精进画艺,个人风格也随之成熟,针对画家个人风格的阶段性变化,前人有不同的分期意见,总结这些意见作为参考,再结合画作本身,探究分期意见的合理性及落实到青绿山水画作品上的具体情况,所以还要确立标准品。本文选取了收藏在各大博物馆的十一件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流传有序,可作为一级标准品,有的笔墨风格与一级标准品一致,也经专家鉴定为真迹,可以列入参照序列。按照创作时间排序,依次为《剑浦春云图》《惠山茶会图》《江南春图》《东园图》《兰亭序图》《浒溪草堂图》《木泾幽居图》《兰亭修禊图》《沧谿图》、上海博物馆藏《真赏斋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真赏斋图》,以这些作品为参照,分析其青绿山水画的特征,从整体风格、笔墨特性到山石树木、建筑人物等细节,一一总结。最后,确认文徵明青绿山水画分期三分法的合理性,并厘清三期的时间段。第三章运用前文的成果,对曾被认为是文徵明所作的《花坞春云图》《仿赵伯驌后赤壁图》两件作品进行鉴定。以画面本身为主要分析对象,结合题跋、收藏印鉴、流传著录信息等,进行分析鉴定。第四章是结论。确立了十一件真迹作品,将文徵明的青绿山水画变化分为三期,早期是学习阶段,风格形成期,面貌多样,设色雅致,笔墨谨慎;中期是风格成熟期,从题材选取到用色用墨都具有了文徵明氏的鲜明特征。晚期是变化阶段,中期细致工稳特质被更强烈个人表达所取代,呈现出相对率性的笔墨设色风格。将《花坞春云图》与《仿赵伯驌后赤壁图》对比鉴定之后,得出结论为风格不符合文徵明的个人特质,也不能归入分期序列,均是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