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是现实政治经济生活的道德标准。可是,集体主义作为我国道德原则的地位并不表明它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受到了应有的对待和重视。集体意识教育作为集体主义教育的初步形态,只有把握了它在现实中的实际状况,才能为后续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和条件。小学品德课程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渠道,其中的集体意识教育实施状况又如何呢? 在小学品德课程中集体意识教育的实施具有两面性,既有着令人欣慰的一面,又有着让人堪忧的一面。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班级生活的指导、秩序安全和环境的教育蕴含着丰富的集体意识教育内容。通过对学生真实集体生活中具体语境和具体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认同感、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帮助他们融入集体生活。通过基于集体立场的秩序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让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相关方面的知识和行为指导,他们更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中接受、认同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集体意识,习得集体主义的精神。另一方面,集体立场缺席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以个体立场挤占集体立场,教师常常将学生划分为一个个彼此分离的单独个体,以单独的个体作为教育的立足点,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也是以学生的个人感受为基点。又或者试图以培养合作意识遮蔽集体意识教育,以指向他人和整体利益作为教育的立足点,将收益作为思想、行动的判断标准。另外,小学品德课程教师的特殊性使其对集体意识教育力不从心,班级氛围的差异性影响着集体意识教育的时机和效果。 面对这些,一方面教师要激发和引导学生实现对真实现有集体的超越,帮助他们实现对自我集体的扩展。另一方面,教师要立足于集体的立场发挥小学品德课程的指导功能,引导学生学会更好地、更道德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