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增速逐渐下降的背景下,要对这一状况进行扭转,实现中国经济企稳回升、高质量发展,其中,经济发展的模式就亟需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型转向全要素驱动型。而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与现有文献多从人力资本,研发创新和产业集聚等宏观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研究有所差异。一方面,本文选择微观市场主体——企业的层面,以此为对象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另一方面,本文创新性地选择了管理效率这一视角,基于配置的角度展开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问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hinese employer-employee survey,CEES)数据,其首次使用世界管理调查(WMS)中国际公认的标准化管理效率量表,获得了1084家中国企业的管理效率数据。调查显示,与美国、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企业的管理效率仍存在较大差距。此外,从管理效率的四个细分维度(绩效激励、管理实施、目标规划和考核监督)来看,对于现阶段的中国企业而言,其在绩效激励,管理实施和目标规划这3个方面表现更好,相对而言,在考核监督方面明显较差。在此基础上,本文匹配性地测算了对应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数据。以此,在微观层面,本文对管理效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管理效率表现相对较差是制约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其他因素受控的前提下,将2015年企业管理效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本文发现如果管理效率基于均值提高1%,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将增长0.68%~1.33%,这意味着管理效率能较大程度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稳健性测试部分,本文使用2013年和2014年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其回归结果基本支持上述结论,同时这也表明管理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长期的驱动作用。此外,通过分组回归还发现:管理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会因企业的所有制、所属产业类型等异质性而产生显著的差异。基于不同所有制分组,在国有企业中,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而相对国有企业,在民营企业、港澳台外资企业中两者之间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在不同所属产业类型分组中,虽然在3个分组中管理效率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均正向显著,但是对比相关系数发现,相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中,管理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显著更强。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为深入剖析管理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作用原理,本文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管理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回归结果表明,人力资本质量提升、物质资本质量提升和开放性程度是影响管理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作用的重要机制。综上所述,本文不仅从实证的角度发现管理效率是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还发现了管理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作用的影响机制,即管理效率如何影响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这为进一步从管理的角度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提供了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