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碳排放不断增加,温室效应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其中土地利用是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为此,本文以中国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为例,分析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特征,并研究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东北地区土地低碳利用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解译1980年代、2000年、2015年的遥感影像,参照《2006年IPCC清单》中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方法,核算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并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来,东北地区快速城镇化导致土地利用/覆被发生显著变化,碳排放急剧增加。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为2295.07Tg C,比1980-2000年的872.54Tg C增加了163%。其中,保持不变的工业和城镇发展用地,由于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的提高,碳排放量不升反降,降低了382.11Tg C;而转换为工业和城镇发展的用地,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迅速增加,增加了1804.64Tg C。从源汇角度看,碳源主要有城镇用地与林地转为耕地以及耕地转为农村居民点。从区域角度看,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主要集中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以及辽河平原地带,且两个研究时期内辽宁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占东北地区碳排放总量较多,碳排放量始终高于吉林省与黑龙江省。采用改进的KAYA恒等式和LMDI分解模型对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率、经济能耗、人口能耗及人口规模五个因素中土地利用结构、经济能耗、人口能耗及人口规模对土地利用碳排放起促进作用,而土地利用效率起抑制作用。其中,经济能耗的贡献率最高,为4.20,其次为土地利用结构,贡献率为2.63,人口能耗及人口规模的贡献率最小,分别为1.92、1.09。最后,结合前部分的分析结果得出:东北地区应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能源消费方式;同时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严控土地流转;此外还应注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后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制定规划及法律法规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提高公众参与度,并完善低碳土地利用保障制度,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最终实现东北地区的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