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存在是为了“优良的生活”,日复一日但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赋予城市源源不断的活力。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常常忽略了城市的生活本质,城市空间在趋于标准、整洁的同时,城市活力也开始丧失,城市的特色无处可寻。为此,本文以日常生活空间为出发点,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理解城市,期望能使城市能够回归日常生活,塑造城市独特的地域特色。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城区中传统的日常生活空间具有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独特性,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本文将具体对长沙历史城区的日常生活空间的空间特征和演变特征展开研究。首先,在基础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应用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剖析了传统时期历史城区中日常生活空间结构的构成、日常生活空间结构的不同层次、日常生活空间结构的形态及其这些结构特征下的日常生活空间;其次,运用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论述了当前历史城区的空间特征,包括空间结构的构成、空间结构的层次、空间结构的形态以及这些结构特征下的城市空间;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统时期日常生活空间在当前历史城区中的演变,结果显示,传统时期形成的日常生活空间整体结构在当前历史城区中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反映了传统日常生活空间格局的破坏;传统日常生活空间结构的层次性也被消减,反映了传统日常生活空间外向性的特征缺失;传统日常生活空间的半网络形态也逐渐替换成树形结构,反映了传统日常生活空间邻里环境的缺失;最后,针对当前历史城区的存在的具体问题,本文提出了长沙传统日常生活空间回归,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日常生活空间的整体格局、公共生活空间体系以及街区内部的日常生活空间进行了具体的策略探究。期望长沙历史城区传统的日常生活空间依旧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本文的研究视角指向日常生活空间,与当前城市空间研究强调“宏大叙事”的着眼点相区别,深入生活,挖掘城市空间和日常生活的互动。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本文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突破。第一,与以往注重日常生活单个空间的描述性分析相比,本文着重从日常生活空间的结构性特征入手,来探讨日常生活空间的具体特征,因为日常生活空间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变,会产生一些相对定型的结构形态,日常生活空间的结构性研究相比较以往注重个体空间的描述性分析更具稳定性和科学性。第二,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空间句法,以此对传统日常生活空间的结构和现代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空间句法是一种对城市空间进行量化描述的理论和方法,空间句法的分析与人的空间行为有较大的耦合性,同时空间句法能够较好地提供城市空间的结构性特征解读,再次空间句法的分析操作较为简单,可以直接从古历史地图中提取要素进行分析,弥补了传统时期日常生活空间调研的不足,并借助计算机并以图示的方式呈现,一目了然。所以运用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使本文的分析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