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行业商会绩效评价机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flyi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业商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比较成熟,作为构架于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第三只手”,发挥着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缺陷的重要作用,在经济社会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行业商会在政策的支持下逐步兴盛和发展起来。哈尔滨市工商联直属行业商会的发展尽管相对滞后,但其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功能和影响也在不断扩大。然而,行业商会在发展中存在着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能力不足等绩效差的问题,而现行的考评方式存在着绩效管理缺位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必将制约行业商会作用的发挥,影响哈尔滨市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构建哈尔滨市行业商会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对行业商会的绩效管理意义重大。  本文的目的是构建一套符合哈尔滨市行业商会特点的绩效评价机制,改进工商联的绩效监管方式,从而提高行业商会的组织绩效和社会公信力,促进行业商会的健康发展。论文首先界定了哈尔滨市行业商会的概念和在本文中的涵盖范围,并对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等概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美国、英国和日本先进经验做法的梳理,总结出对构建哈尔滨市行业商会绩效评价机制的几点启示。随后分析了国内民政部开展的社团组织星级评估的发展状况及其用于哈尔滨市行业商会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为构建符合哈尔滨市行业商会特点的绩效评价机制奠定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论文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哈尔滨市行业商会及其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无论是民政部门、工商联还是行业商会自身都存在着绩效管理缺位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法律制度的缺陷,也有商会组织自身的问题,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绩效评价机制。针对哈尔滨市行业商会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行业商会绩效评价经验启示的基础上,结合哈尔滨市行业商会的特点,构建起哈尔滨市行业商会绩效评价机制。通过对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指标的研究,建立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权重和评价实施方法等,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其有效性及可行性。最后,为推动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建立相关配套机制的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际教育合作和交流也不断深入,其中中外合作办学就是主要的中外教育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不仅增强了我国院校的办学实力和科研力量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食品都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根基。食品安全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日益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关系着全社会的稳定。近年,我国陆续出现“三鹿牛奶”
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去年,“十三五规划”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作为河南省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