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势必占据原本就有限的耕地资源,加上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耕地资源更要加以保护。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使有效耕地面积增加,达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从2011年开始,新一轮土地整治工作在我国全面展开。在土地整治工作中,既要增加耕地的数量又要提高耕地的质量,而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正是确定土地是否适宜某种土地利用类型、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手段,所以作为土地整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本文在总结现有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之上,分析其优缺点,以土地整治规划的相关文件为标准,选取耕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按功能将耕地整理类型划分为土地平整整理(包括坡改梯整理和格田整理)、农田水利工程整理、农村道路整理,以及针对农村居民点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针对每种土地整理类型分别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适用于土地整治规划的适宜性评价方法。在数据的组织和分析处理上,主要采用GIS的方法,运用GIS强大的数据组织、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功能,来实现数据的管理和整个适宜性评价过程。研究工作以盐亭县为实证研究的对象,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对耕地和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土地整治中的适宜性评价,分别得到每种整理类型的重点整理区,它们依次为土地平整重点整理区(包括坡改梯重点整理区和格田重点整理区)、农田水利工程重点整理区、农村道路重点整理区和农村建设用地重点整理区。通过实地调研,评价结果和实际情况能够比较好地吻合,说明本次适宜性评价方法能够适用于土地整治规划中,为土地整治中适宜性的评价提供了一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