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银杏叶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四川绵阳地区银杏叶为研究对象,探讨银杏叶内生真菌的分离方法,研究银杏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并对银杏叶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性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研究得出: 在分离银杏叶内生真菌时:银杏叶表面消毒在以75%的乙醇消毒90S后,再以0.1%的升汞进行消毒时,升汞的最佳消毒时间为5min;组织培养法比组织研磨法更简便和适宜;选择性分离试剂氯霉素的最佳浓度为500mg/L。 分离自银杏叶的480株内生真菌,按经典形态系统分类学方法鉴定为:子囊菌、胶孢炭疽菌、球壳孢科、炭疽菌属、毛壳菌属、黑孢霉属、交链孢属和拟盘多毛孢菌属。并首次从银杏叶中分离到子囊菌AS0菌株。 抗菌性研究表明两株球壳孢菌和两株胶孢炭疽菌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很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银杏叶内生真菌在PDA平板上生长都比较快,仅子囊菌A50菌株较慢。菌株A114、A50和05-27的生物学培养特性研究表明:三株菌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均最好、菌丝产量最高,在pH4.0-8.5的培养基中都能生长;A114菌株最佳氮、碳源分别为酵母粉和葡萄糖,最适pH为6.6;A50菌株最佳氮、碳源分别为蛋白胨和可溶性淀粉,最适pH为6.9;而05-27菌株最佳氮、碳源分别为酵母粉和葡萄糖,最适pH为6.9。
其他文献
竹子的木质素与纤维素含量受遗传、竹种、地域和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其制浆性能和成纸特性等。本研究比较分析了四川省不同地区慈竹和硬头黄的遗传多样性,木质素与纤维
豆科植物能与根瘤菌形成共生根瘤将氮气转化为氨。由根瘤菌Ⅲ型分泌系统泌出的Ⅲ型蛋白效应因子在寄主特异性结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NopL(nodulation outer protein L)是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纹枯病危害面积迅速扩大,危害程度急剧加重,已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已迫在眉睫。由于引起水稻纹枯病的立枯丝核
Nong8、Nong4是Bar基因分别插入在受体小麦B染色体组和D染色体组上的转Bar基因小麦,本文以转Bar基因小麦及其与当地常规品种的杂交F_1代为材料,以NO_3~-/NH_4~+比例为3:1和1:3的两种不同混和氮源为营养,结合小麦在苗期及生育后期氮代谢和光合特性的研究,探讨不同氮源比例及Bar基因插入位点对转Bar基因小麦及其F_1代产量性状造成差异的原因,以期为转Bar基因小麦的氮源营
目的:1.通过离体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观察P物质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包括细胞形态学观察和对IL-1β和IL-10释放量的检测。2.通过P物质作用于离体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