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农村民间巫信的生存逻辑——以嘉兴YH村为主的实地考察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力量对基层民众信仰场域干预的逐渐减弱,传统民间信仰开始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农村地区复兴,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除了各地地方政府运用“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经济策略对民间信仰传统文化的利用和再造以外,基层自发组织的民间信仰活动也层出不穷,其中就包括国家在相关政策法律条款中明令禁止和应被取缔的属于“黑市”范畴的民间巫信活动,即官方话语体系中的“封建迷信”活动。而在佛、道教历史悠久的浙北农村地区以村巫为主导的民间巫信活动不仅能持续生存,在近年来还表现出持续发展的势头。   本文主要借鉴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结合社会学的质性研究方法,以嘉兴YH村为个案,试图以“小传统”,即下层民众的视角对浙北农村地区民间巫信活动持续生存的动力和发展策略等进行分析并展开讨论。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论提出问题意识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既有研究进行概述,并交代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的现状进行概括介绍,包括村庄结构类型、基本特征以及民间巫信的现存表征。第三章将民间巫信群体进行初步分类概述并揭示民间巫信生存和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信众通过参与农村民间巫信活动可以达到现实需求的满足,而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村落传统文化的沿袭以及国家控制力的局限。第四章主要从上层地方国家力量对当前浙北农村地区的民间巫信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来分析当前民间巫信的生存空间,而作为回应下层民间巫信则有意无意通过依附佛、道教获得持续发展空间。第五章结论和思考部分指出民间巫信在浙北农村地区的生存与发展是在地方政府的默许下,基层民众利用传统文化积极寻求自身需求满足的一种努力。不可否认,民间巫信的存在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农村社会造成潜在的消极影响,但民间巫信活动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弥补了转型期农村相关基础建设的不足,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嵌入到部分村民,尤其是农村女性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满足了信众的不同需求,是村民根据当前农村现实环境进行的一种理性建构。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门职业。主要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社
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而家长的教育期望会影响到子女的学历及社会地位的获得。在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同时,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家庭收入和生活方式的差别日益明显,人们生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成就突出,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社会逐步转型为城市社会,同时也衍生出特殊形式的过渡型社区。传统建立在熟人社会基础上的社会
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的发展,1994年起始实行每日8小时工作制,1995年起实行双休制,1999年又开始实施“春节”、“五一”和“十一”黄金周,从国家规定来看,人们可以有3/1的时间在休闲
《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以下简述为《乡村》)一书的作者弗里曼、毕克伟和赛尔登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来华从事当代中国研究的美国学者。弗里曼等人选择了1949年以前社会
学位
下半年工作总体上讲,就是要下功夫狠抓“四个落实”,突出做好“五个推进”,力争实现“四个突破”,深入研究思考六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意义的重要问题,巩固和发展目前安全生产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水平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人们对于电能的使用量增在逐步增加。我国电网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了快速的发展,在电网的输电范围与电网的运行强度都在一定程度上面
6月18~1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中国安全生产报、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香港乐施会在北京共同组织召开首届“全国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研讨会”。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