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成本电影”这一概念的提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一个被国际广泛认可与接受的专业术语[1]。其使用多是为了与“大片”区别开来,大片主要强调“大制作”、“大投资”、“大导演”和“大明星”,而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则是与之相对的“中小投资”、“中小制作”。从“成本”两个字的定义范围来看,中小成本电影与其他电影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投资成本上。一般而言,“中等成本影片”是指投资成本在1000万元至7000万元之间的,没有大量明星参演的影片;而“小成本影片”则是指那些投资成本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下,只有很少明星或几乎没有明星加入的影片。而近年来的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由于其制作越来越精良,明星参演越来越多,以至于制作成本略有上升,但相比国内外大片来说,投资额依然较低。相较于商业大片,中小成本电影在回收成本方面承受的压力明显要小很多。故而,这样的“轻装上阵”,对于积极探索电影创作的可能性和多样化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2]。中国电影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的无限活力,正是得益于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推动力:徐峥、赵薇、邓超、韩寒、郭敬明等导演的处女作一一公映;姜文、侯孝贤、张艺谋、许鞍华等多位大导演不约而同地创作中小成本故事片,以低成本讲述中国的故事;类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公路喜剧片系列;以及受众定位越来越清晰化的“粉丝电影”系列,都在向我们展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极具受众吸引力的国产中小成本电影业态。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给电影新人们提供了更低的准入门槛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艺术要求。给受众观影创造了更多选择的同时,也给受众带来了新的课题——怎样选择性消费国产中小成本电影。过去的2014年内地票房过亿元的影片已经接近70部,创下历史记录。在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当中,《心花路放》以11.69亿的票房高居国产片首位。此外,细分之下,本年度的电影创作呈现进一步多元化的趋势。2014年的电影格局中,与以往相比,爱情电影一如既往获得了受众的喜爱,有走回忆青春路线的《同桌的你》、《匆匆那年》,有都市轻喜风格的《北京爱情故事》、《单身男女2》、《闺蜜》、《分手大师》,还有嫁接公路片的《后会无期》、《心花路放》等。可以看出,这些票房与口碑都有所斩获的国产片,几乎都是中小成本电影。这与往年在大片(无论是国外大片还是国产大片)的缝隙中生存并且逐步发展的境遇不同,2014年至2015年初,国产片几乎都是以中小成本电影的姿态出现,而且类型细分越来越明显,制作也越来越精良[3]。但是,当所有导演和编剧开始在中小成本电影这条道路上从摸索前进变为竞相奔跑的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省视——难道所有类型的中小成本电影都卖座又叫好?难道一窝蜂地拍青春爱情、拍公路喜剧、拍黑色幽默、拍综艺节目,就真的能笼络受众的“芳心”?所有这些问题,能解答的只有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受众。而新媒介、新技术、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受众本身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因此,笔者从受众接受心理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并以丹尼斯·麦奎尔的受众分析观点对当前信息社会的受众做了新的解读与探讨,以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现代国内受众对于近年来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接受心理[4]。本文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选择这一论文题目的依据,以及所涉及的核心专业术语。对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和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受众接受心理的相关文献作了综述,并说明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成文思路。第二章是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概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已经开始登上大银幕,并逐渐形成了一支较为强大的创作群体。第二阶段是2000年至2006年,一大批青年导演,如陆川、宁浩等,携他们极具自身生活感悟的中小成本电影处女作亮相,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第三阶段则是2006年至今,新媒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使得这一阶段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卖座又叫好[5]。第三章是对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受众接受心理的调查结果进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分别从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受众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热门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观看情况、接受动机、观看途径、接受偏好这五个方面进行说明[6]。第四章为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受众接受心理调查结果的定性分析,分析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受众具有相关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成因以及对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受众的接受心理进行分析。第五章是国产中小成本电影满足受众接受心理的应对策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受众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相关建议。最后本文结语:国产中小成本电影近年来不仅打败国产大片,甚至与好莱坞大片相抗衡,并且保证了较好的票房收入与受众关注度。说明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接受”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应该紧抓时代脉搏,在这场变革潮流中收获更多的叫好又卖座的国产中小成本电影,也收获更多受众的喜爱。